白头叶猴:别名白头乌叶猴,为灵长目、猴科、乌叶猴属哺乳动物,原产于亚洲中国广西南部,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区域。野生于植被繁茂的岩溶地区。1898年命名。喜集20只以下的小群生活。族群的大小跟猴王的领导能力有关。如果猴王领导能力弱,就会有部分猴子组成新群,这样的猴群就会比较小。2015年IUCN列为极危,2021年列为我国1级保护野生动物。
我国特有,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世界公认最稀有的猴类之一。因主要以树叶为食而得名。它性情机警、活泼、好动,极善跳跃,身躯纤瘦、四肢细长、臀部发达,能在密林或陡峭的绝壁上,跳跃自如,行走如飞。
体长47-63cm,重7-15kg。与黑叶猴在形态和体型大小上都差不多,头部较小,躯体瘦削,四肢细长,尾长超过身体长度。它的体毛也是以黑色为主,与黑叶猴不同的是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形状如同一个尖顶的白色瓜皮小帽。颈部和两个肩部为白色,尾巴的上半截为黑色,下半截为白色,手和脚的背面也有一些白色。长长的尾巴起到了极好的平衡作用。
早出晚归,生活很有规律,天亮后就从夜间栖息的绝壁上的石洞内鱼贯攀沿而出,在离洞约30-40m的地方稍事休息之后,便开始在悬崖绝壁或树冠之间穿梭跳跃,嬉戏玩耍,一边吃,一边玩。中午前后,有的回到岩洞中休息,也有的坐在树上或者背阳的岩石上闭目养神,互不干扰。午休之后再次嬉戏采食,并且随着太阳的西斜,逐渐向栖息的岩洞方向移动。黄昏时分回到岩洞附近,确认没有异常情况之后,便一个接一个地爬进洞内睡觉。
原生地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石山连绵、山峰挺拔陡峭,悬崖绝壁、岩溶溶洞随处可见,为其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食物80-90%都是树叶,在它的环境,在它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各种各样树叶。它根据每个季节,喜欢吃什么树叶,然后采摘一些什么样的树叶,而且采食量并不高。因为它的肚子里面它的胃有一个能够分解纤维素的这么一个室,所以它吃的树叶下去就能够很快就能够分解了。
雄猴体型较大。幼仔非常漂亮,全身金黄色,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变成灰色,最后就成了父母的样子。
一夫多妻制,群中只有一只成年公猴,就是猴王,其他的是一些成年的母猴。小猴3-4年性成熟,母猴仍然留在群中,公猴则离开猴群,争取到其他猴群中称王,这个过程就需要打斗。秋季交配,春季产仔。20日龄开始长出一些冠毛,2月龄后,背部长出一些较长的黑毛,头顶、颊的周围、腹部、四肢、尾巴的下半截等很多部位开始呈现出白色。6个月龄,已能够独立生活,自由采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