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北美负鼠(7)

    北美负鼠_负鼠
  • 北美负鼠:别名负鼠,为有袋目、负鼠科、负鼠属哺乳动物,原产于北美洲,由哥斯达黎加至加拿大都有它们的踪迹。它们的祖先在南美洲演化,并在300万年前迁徙进入北美洲,是北美洲唯一的有袋类动物,也是负鼠科最大的成员。它会在城市出没,也会在垃圾堆中翻寻食物。拥有独特的装死绝招,装死的时候,会张开嘴巴、舌头伸出、睁开眼睛,并从肛门排出绿色的液体,发出腐臭的气味,以此来蒙骗敌人。

    体型大小于家猫相仿,独居夜行。因独特、呆萌、可爱的负子抚育方式而得名。在面对危险,极度惊慌之下,还会启动装死机制。但这并不表示它们是温顺的,在面对严重的危害时,也会拼命反抗。

  • 科目分类:有袋
    生存环境:灌丛
    颜色分类:白色_灰色
    性情分类:活泼
    最大体型:51cm
    毛型长度:中等
    寿命年限:4年
    适宜温度:24℃±4℃
    食物饲料:杂食

  • 北美负鼠形态特征 >

    体长38-51cm,重4-6kg。毛皮呈深灰褐色,面部的毛呈白色。它的尾巴很长,没有毛,科盘附树枝。耳朵没有毛,鼻长而扁。有50颗牙齿,后肢的拇趾没有爪及可与其余四趾相反。北美负鼠除了后肢拇趾外,所有的脚趾都有爪,有时可以在脚印上看到爪的痕迹。在软的地上,如泥泞中,甚至可以见到脚垫。与它行进动作相似的动物有浣熊、熊、臭鼬、獾、土拨鼠、豪猪及河狸。

  • 北美负鼠生活习性 >

    拉丁美洲森林种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之一,但多夜间活动,且善于隐蔽而不易见到。负鼠会在疾奔中突然立定不动,这种急刹车的本领,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动物能与之匹敌。这种本领科迷惑敌人,令捕食者大吃一惊,也急忙“刹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这时,站立不动的负鼠却又突然跃起,疾步逃奔。

  • 北美负鼠饲养方法 >

    负鼠多为杂食性,但也有只食肉和食虫的种类。北美负鼠是杂食性的,吃不同类别的植物及动物。北美负鼠像其他的有袋类般,其寿命很短。野生北美负鼠最长的只可活2年。若活在岛屿上而没有掠食者的环境,则可活多50%。纵然是蓄养的,北美负鼠也只可以活4年。

  • 北美负鼠雌雄分辨 >

    雌鼠有13个乳头,其中12个围成一个圆形及1个在中间。

  • 北美负鼠繁殖方式 >

    繁殖率高,负鼠的孕期一般为12-13天,才这么几天,幼仔的发育当然很不完全,身体弱小不说,个头也相当小,只有小蠕虫那么大。负鼠每胎产仔6-14只,从怀孕到分娩,只有十几天。刚生下的小负鼠长不足2cm,可以爬进育儿袋继续发育。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b/beimeifushu/


    • 其它相关主题

    • 脂尾袋鼩

      脂尾袋鼩


      它的尾巴是重要的营养器官,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从而变得十分粗大。而且在食物匮乏的季节,还能通过蛰伏减少消耗,度过这一时期。当储存的脂肪耗尽时,会进入短暂的休眠状态,有时可长达12小时。

    • 长尾狭足袋鼩

      长尾狭足袋鼩


      夜间活动的,动作灵活、敏捷,跳跃能力极强。主要以蚂蚁、甲虫及蜈蚣等无脊椎动物为食。在10-11月的繁殖期,会在树底的洞中以草筑巢,每胎最多可产6只幼貂。

    • 北澳侏袋鼬

      北澳侏袋鼬


      如果仅看身体,它更像一只小老鼠,尾长,还光秃秃的。头部形状很特别,较为扁平,能便于挤进最细小的土缝寻找猎物,或躲避捕食者。它通常只吃昆虫的肉质部分,留下头部和翅膀。

    • 麝袋鼠

      麝袋鼠


      麝袋鼠科现存唯一物种,世界上体型最小的有袋目动物。它的体型堪称袖珍,比大多数的老鼠还要小。它毛色赤褐,因能发出强烈的麝香味而得名。第1趾除了麝袋鼠还有之外,其他袋鼠的完全消失了。

    • 盖氏袋鼠

      盖氏袋鼠


      鼠袋鼠科共包括4属10种,曾经被当作是袋鼠科的一个亚科,后独立。袋鼠科成员后足均4趾,双足跳跃,尾巴用于平衡,有微弱的缠绕性,可以用于抓取筑巢的材料。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将其列为近危物种。

    • 考拉

      考拉


      澳大利亚国宝,世界上最能睡的动物,性情温顺、行动迟缓、憨态可掬,是大脑占体重比例最小的哺乳动物之一,脑子不但小,还比较平滑,难道考拉是世界上最蠢的哺乳动物?它反应极慢,有人测试,用手捏它一下,经过很长时间,他才发出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