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花栗鼠:别名东美花鼠,为啮齿目、松鼠科、花栗鼠属哺乳动物,原产于北美洲加拿大南部及美国东部地区。野生于林区及林缘灌丛和多低山丘陵的农区。尤其喜欢生活于茂密的落叶林和市区公园中。1758年命名,共11个亚种。洞穴旁边的边道一直通向它们储存食物的地方和它们的巢窝,窝里垫有树叶。花栗鼠整个冬季都住在这里,依靠储存的食物为生。因它在冰冻线下打洞,所以农民把它看成是害虫。
建巢穴在地下,除交配季节外,通常独居。多白天活动,晨昏最活跃,常在地面及倒木上奔跑,亦善爬树,行动敏捷,不时发出刺耳的叫声。有冬眠和贮存食物习性。有颊囊,并且用它将坚果、水果、种子和粮食带进洞穴。
头体长12-19cm,尾长7-12cm,重66-150克。尾长接近体长,背部毛呈灰色至红褐色,有4条亮条纹和5条黑色纵纹,纵纹自肩膀延伸至臀部,最上面的亮条纹通常灰色至褐色,而下面的是乳白色,上臀部是鲜明的微红色,体侧毛为橙黄色,下体是白色至浅黄色,毛基灰色。面部脸颊橙棕色,眼睛的上方和下方标有白色条纹,耳朵短。有中等长度的柔软的皮毛,冬季比夏季略苍白。尾巴的毛皮不是特别浓密,上方黑色,下方橙色,具有白色窄条边界。
冬季行动缓慢,常常处于麻木状态,但不是真正的冬眠。它们的叫声短并,是有些刺耳的吱吱声,要重复好几遍,经常别的花栗鼠也跟着一起叫,人们在80m远的地方就能听到它们的“歌声”。
野生情况下,多在树木和灌丛的根际挖洞,或利用梯田埂和天然石缝间穴居。白天觅食,食性杂,以各种坚果、种子、浆果、花、嫩叶、蘑菇为食,亦吃少量成、幼昆虫、蠕虫和鸟蛋。天敌有鹰、狐狸、浣熊、黄鼠狼、蛇、山猫、猞猁和家猫。野生情况下,寿命3-5岁,人工饲养寿命可达8年。
两性外观上相似。
每年繁殖2窝,一窝在早春,一窝在仲夏。妊娠期为35天,每胎产2-5仔。幼鼠产在地下巢中,盲目无毛。产仔数取决于母鼠的年龄和大自然资源的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