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海象(6)

    海象_北极海象_太平洋海象
  • 海象:别名北极海象_太平洋海象,为食肉目、海象科、海象属哺乳动物,原产于北极地区北冰洋为中心,及周边温带海域的特有物种。1758年命名,共6个亚种。群栖性动物,每群最高可达万只。海象的大部分时光是在沿岸陆地或浮冰上度过的,在那里繁殖、换毛和休息,常常是成千上万只紧紧地挤在一起,彼此相依,有的不停地用鳍肢磨擦身体来驱赶身上的寄生虫,既使在睡眠中也不停息。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导致环境破坏,加上海象牙的盗猎,全球数量已从百万下降至7万头以下。

    它体型庞大,皮厚而多皱,眼小,视力差,长着两枚长长的牙,如陆地大象一般,因而得名。在陆地上,它行走笨拙,滑稽可笑,大多数时间是睡觉和休息。但水中依靠流线型的身体、发达的肌肉及强有力的鳍状肢,机敏迅速,时速达24kg。

  • 科目分类:鳍足
    生存环境:海洋
    颜色分类:红色_棕色
    性情分类:野性
    最大体型:450cm
    毛型长度:极短
    寿命年限:40年
    适宜温度:12℃±8℃
    食物饲料:肉食

  • 海象形态特征 >

    体长300-450cm,重600-3000kg。身体呈圆筒形,粗壮而肥胖,头部扁平,吻端较钝,上唇的周围长有一圈又长又硬的钢髯。颈部有一对气囊,使头部能够经常露在水面以上进行以呼吸。眼睛很小。没有外耳壳。皮肤厚而多皱,脂肪极厚,足以抵御北极的严寒。肤色可发生奇妙的变化。在冰冷的海水中,为了减少能量消耗,血管收缩,体表变为灰白色。登陆以后,血管膨胀,体表则呈现出棕红色。

  • 海象生活习性 >

    视觉较差,但嗅觉与听觉十分敏锐。群体在睡觉时总会留下一只放哨,发现有危险来临时,便立即发出公牛似的吼声,将同伴唤醒,或用獠牙碰醒身旁的其他个体,并依次传递临危警报。如果群体较大,放哨的还常常在水里游动,不断探出头来监视周围的情况。它的天敌主要是北极熊,常常捕食幼仔,但较少进攻身躯庞大的成体。另一个主要天敌是号称“海中霸王”的虎鲸,如果相遇,海象只能急速地逃到陆地上,使不能登陆的虎鲸毫无办法。

  • 海象饲养方法 >

    喜欢在浅海沿岸,软体动物较为丰富的砂砾底质处觅食,吻部的硬髭可用来帮助探触淤泥中的食物。海象的食性较杂,但不吃鱼,主要以瓣鳃类软体动物为食,也捕食乌贼、虾、蟹和蠕虫等,有时也偶尔吞食少量水中幼嫩植物和海底的有机质沉渣等。它先将长牙插入海底,摆动头部来翻动海底的泥沙,利用敏感而灵活的鼻口部和能像触角一样活动的触须去探找食物。寿命为30-40年。

  • 海象雌雄分辨 >

    雄兽体长3.3-4.5m,重1.2-3吨。雌兽较小,体2.9-3.3m,重0.6-0.9吨。

  • 海象繁殖方式 >

    雄兽的性成熟年龄为6-8岁,但雌兽5岁即可产仔。繁殖季节,雄兽在海滩上建立自己的领地。其他雄兽闯入时,便会发生激烈的争斗,互相用獠牙和强有力的脖子进行攻击,直到分出胜负,所以雄兽身上常常伤痕累累。雌兽每3年产一胎,妊娠期为11-13个月,每胎只产1仔。幼仔于4-6月产于海滩上,初生时体长为1-1.2m,重40-50kg。哺乳期长达18-24个月。雌兽与幼仔的眷恋性很强,若幼仔遇到危险,雌兽就会前往营救,甚至攻击船只,或与凶猛的北极熊搏斗。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b/haixiang/


    • 其它相关主题

    • 非澳毛皮海狮

      非澳毛皮海狮


      性情温和,喜欢集群。在岸上活动时非常机警,一有风吹草动便迅速回到海水中,即使在睡觉时,群体中也有“哨兵”担任警戒,发现危险,立刻发出信号,告知同伴。

    • 南海狮

      南海狮


      南海狮属唯一成员,南美洲南部数量最丰富的海洋哺乳动物。它的头非常大,鬃毛浓密,使它们成为南海狮中最像狮子的一种。它还是聪明的杂耍明星,是水族表演常见的顶梁柱。通过训兽员精心调教,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精彩的表演。

    • 澳海狮

      澳海狮


      只生活在澳洲周边海域,是全球最濒危的动物之一。作为南澳野生动物名片,因其可爱的外形,容易亲近人类的性格,多个地点可观赏的便利优势,成为了南澳野生动物之旅不可错过的明星动物。

    • 斑鬣狗

      斑鬣狗


      最大、最重的野生犬科动物,陆地咬合力最强的动物之一。它奇丑无比,通常成群活动,数量庞大,是唯一可与狮群抗衡的犬科动物。体毛短粗,毛色土黄或棕黄色,带有褐色斑块,鬃毛短或无。极为强壮,能将90kg的猎物拖行100m。

    • 棕鬣狗

      棕鬣狗


      有强大的牙齿和下巴,能咬碎碎骨头,取食营养价值很高的骨髓。身上没有斑纹,体毛主要呈棕褐色,也有灰色、赤色、黑色等变化。与同科其他三种鬣狗的区别在于长而浓密的体毛和尖尖的耳朵。四肢强健而匀称,蹄子侧扁而尖。尾巴较短,端部尖细。

    • 条纹鬣狗

      条纹鬣狗


      黎巴嫩国兽。与鬣狗科的其他同类一样,身体粗壮,后躯低于前躯。皮毛呈浅灰色或米色,除了面部和四肢外,长有黑色条纹。长长的鬃毛一直从头、颈、背部延伸至尾部,很像印第安人的头饰,发生冲突时竖立,使它看起来更大更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