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黑吼猴(7)

    黑吼猴_吼猴
  • 黑吼猴:别名吼猴,为灵长目、蜘蛛猴科、吼猴属哺乳动物,原产于南美洲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乌拉圭。野生于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林地中。1812年命名。雄猴喉部很大,可发出很响的叫声,并由喉头的舌骨和甲状软骨,形成扩音器。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听见雄猴的吼叫声,在新热带雨林中回响。雌猴的声囊没有雄猴那么强大,因此它们的音域较高,没有那么震耳。

    动物界吼声得响亮的动物之一,西半球体型最大的猴子。破晓和黄昏时,以吼叫声开起震耳欲聋的音乐会。有时所有雄猴甚至整个猴群一起吼叫,声音十分震撼。这是不同族群间交流、划分领地的方式。

  • 科目分类:灵长
    生存环境:雨林
    颜色分类:褐色_黑色
    性情分类:野性
    最大体型:92cm
    毛型长度:中长
    寿命年限:30年
    适宜温度:24℃±4℃
    食物饲料:杂食

  • 黑吼猴形态特征 >

    体长56-92cm,重7-9kg。尾几乎与身体等长,粗大的尾巴具有缠绕性,可以用来缠住树枝。成猴黑色,雌猴和幼猴大都是浅棕色。拥有一条特别灵活的长尾巴,并具有缠绕功能。其尾巴肌肉发达,尾巴末梢的背面没有毛发覆盖,形成一个具有敏感的触觉神经的抓握区,就好比人类的手掌心。吼猴可以用尾巴把身体悬挂在空中,用它辅助攀爬,甚至还能靠它抓握东西。

  • 黑吼猴生活习性 >

    白天喜欢睡觉,黄昏、清晨活跃。成群在树上活动,非常善于隐藏自己。爬树的时候,手脚和尾巴会同时抱紧树木,很少跳跃。在自然界,一个吼猴之家通常由10名成员组成。如果有人靠近它们,它们便会逃之夭夭,只有带着孩子的母猴会显得犹豫不决。

  • 黑吼猴饲养方法 >

    对食物非常挑剔,只吃某些种类的叶子、芽、花朵和水果。因此,很难在动物园里饲养。原生地的嫩叶毒素含量较高,摄入植物毒素后,会吞食一些粘土,来抵消毒素。

  • 黑吼猴雌雄分辨 >

    雄猴体型大于雌猴,体重也较重,身披坚硬浓密的黑色长毛。雌猴与幼猴的皮毛则为黄橄榄色。

  • 黑吼猴繁殖方式 >

    雄猴的主要任务是在面对敌人时保卫整个族群,雌猴则主要负责养育幼猴。无固定交配时间,雌猴怀胎187天后,幼猴出世。喂奶期为10个月。其它的雌吼猴甚至是雄吼猴都会帮助养育幼猴。一开始,幼猴被雌猴抱在怀里,之后雌猴将幼猴背在背上。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b/heihouhou/


    • 其它相关主题

    • 夜猴

      夜猴


      它端坐的时候,头部低下,体背弯曲成弓状,双手安放在胸下面,两足内弯,只有尾巴露在外面,远远看去,仿佛一只绒毛球。十分敏感,对突然的动作、声音反应相当强烈,睡觉遇到刺激会立刻跃起,快速奔跑,有动物阻挡,会张嘴就咬。

    • 粗尾婴猴

      粗尾婴猴


      树栖、夜行性灵长动物,婴猴科体型最大的成员。它行动敏捷,善于跳跃,一跃可达3-5m。集小群取食植物及其花果、种子、昆虫(特别喜食蝗虫)、蜗牛、树蛙等,较大型种类也吃蜥蜴和鸟蛋,甚至能捕捉飞鸟和鼠类。

    • 婴猴

      婴猴


      小型树栖、夜行性灵长动物,拥有大大眼睛,强壮的后肢,长长的尾巴,在形态上与懒猴有某些共同之处,曾被列入懒猴科。身体较小,与松鼠相仿。行动敏捷,善于跳跃,一跃可达3-5m。颈部非常灵活,能向后回转180°。

    • 红吼猴

      红吼猴


      树栖灵长动物,喜白天活动,多在林冠。喜四肢行走,很少跳跃,尾巴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雄猴会在黎明时份吼叫,让人知道它们的存在,在远至5km以外的地方也可听见。这样可以避免群落之间的争斗,减少因打斗而消耗能量。

    • 黄尾绒毛猴

      黄尾绒毛猴


      世界最濒危的25个物种之一,世界最濒危的灵长动物之一,全球仅存250只。2008年IUCN将其列为极危。它曾被认为已经灭绝,直到1974年,一支探险队在秘鲁再次发现它的身影。它身上披着金黄色浓密的短毛,拥有长长的,可卷握的尾巴。

    • 绒毛猴

      绒毛猴


      性温和,驯服,人工豢养时需要一定程度的悉心照顾。情绪不好时会流泪。饲为玩赏动物的绒毛猴似喜欢玩捉迷藏。通常用四肢行走,动作迟缓,也时常用手、脚和尾,或只用尾在树上悠汤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