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黑线仓鼠(6)

    黑线仓鼠_腮鼠_搬仓鼠_花背仓鼠_背纹仓鼠_中国仓鼠
  • 黑线仓鼠:别名腮鼠_搬仓鼠_花背仓鼠_背纹仓鼠_中国仓鼠,为啮齿目、仓鼠科、仓鼠属哺乳动物,原产于亚洲中国东北及西北地区、朝鲜北部、蒙古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栖息环境十分广泛,尤喜栖息在沙质土壤中,包括草原、山地、平原、农田、疏林及高出水面的田埂、沟沿和垅背。一般不迁入农家,多活动于耕地内和路旁、荒滩地等处。

    体型较小、外表肥壮、粗短。驯服后和其他仓鼠种类没有太大区别,可当作宠物。在野外的生存及繁殖能力很强,易群生泛滥,在我国黄河以北属优势鼠种,共有十个亚种,大部分分布于我国境内。

  • 科目分类:仓鼠
    生存环境:草原
    颜色分类:褐色_灰色
    性情分类:温顺
    最大体型:12cm
    毛型长度:中等
    寿命年限:3年
    适宜温度:20℃±8℃
    食物饲料:植物

  • 黑线仓鼠形态特征 >

    头体长8-12cm,重25-35g。头较圆,吻短钝。耳短圆,具白色毛边,长约1.4-1.7cm。尾极短小,约为体长1/4,略长于后足。口腔内有发达的颊囊,长约2cm。背部毛色因地区不同变化较大,如黑龙江为棕红色,陕北西部为黄灰色,北京为黄褐色,背中线从头顶到尾基部有一暗色纵纹。颏部、胸部、腹部、四肢内侧、足背和尾腹毛均为白色或灰白色。背腹部毛色间的界限明显。幼体有较浓的灰色调,较老的个体则具有较多的黄褐色凋。

  • 黑线仓鼠生活习性 >

    夜行性鼠类,除秋季储粮季节,白天一般不出洞活动。黎明前、黄昏后活动频繁。夏、秋季节在遇阴雨来临之前,黑线仓鼠提前出洞觅食,捕获率比正常高。黑线仓鼠以颊囊搬运食物入洞,其活动距离一般不超过200米,巢区范围多在20亩以内,最大不超过75亩,雌鼠的活动范围小于雄鼠。黑线仓鼠夏季也储存少量麦粒等,秋季储粮分散于多个储藏室。

  • 黑线仓鼠饲养方法 >

    黑线仓鼠无冬眠现象。主要吃农作物种子,但由于地区和环境的不同,食物成分亦有所改变。

  • 黑线仓鼠雌雄分辨 >

    雌鼠乳头4对,胸部2对,鼠蹊部2对。

  • 黑线仓鼠繁殖方式 >

    8周性成熟,最佳繁殖年龄为12周。发情期3-7天。妊娠期20-21天,乳期21天。幼崽重1.5-2.5g,初生仔鼠无毛、闭眼,3-4天长被毛。7日龄全身蒙上被毛,10-14天睁眼、有听觉。1月龄雄鼠睾丸从腹腔降至阴囊。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b/heixiancangshu/


    • 其它相关主题

    • 婆罗洲猩猩

      婆罗洲猩猩


      马来西亚国兽,在灵长类动物中,体型仅次于大猩猩。体型庞大,体毛稀疏,呈棕红色。站立时双臂下垂可达脚踝部,臂和手粗壮有力,腿短,且不如臂粗壮。前额突出,嘴突出。平时性温驯,发怒时非常可怕。

    • 达班努里猩猩

      达班努里猩猩


      曾一直被认为是苏门答腊猩猩的亚种,2017年才被确认独立为新物种,就面临灭绝,让人唏嘘。它的栖息地正面临多重威胁,全球仅存800只左右,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猩猩物种。

    • 北极旅鼠

      北极旅鼠


      它是动物界中悲壮的“死亡大迁移”的始作俑者。因繁殖速度极快,且食量也惊人,为了寻找食物,而形成了啮齿类动物非常少有的迁徙现象。但有些学者认为,它们的迁徙并不是有意赴死,而是迁徙路线遇到涉水,被意外淹死。

    • 长尾仓鼠

      长尾仓鼠


      夜行性,白田很少外出,冬天不休眠,食性杂。长尾仓鼠与黑线仓鼠同科同属,且形态非常相似,区别在于其尾较长,耳较长,体背部毛暗灰色而稍带棕色,背毛基灰黑色,中部棕黄色。啃食幼苗,盗食种子,对农林牧业有害。

    • 大沙鼠

      大沙鼠


      沙鼠亚科最大的物种,大沙鼠属唯一品种,体型与褐家鼠相仿。听觉、视觉非常敏锐,以洞群方式群生,洞系相连,结构十分复杂,长者可达数千米。洞道相互交错,分2-3层。洞口10-30个,有的达100余个。

    • 林旅鼠

      林旅鼠


      形态与田鼠相似,比田鼠稍粗些。在我国分布狭窄,数量极少。种群密度通常很低,很少发生北极旅鼠那样,大规模的种群迁移现象。但在密度较高的年份中,也会局部地区可出现小规模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