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子:别名貉_狸_毛狗_椿尾巴,为食肉目、犬科、貉属哺乳动物,原产于亚洲东北部,中国、俄罗斯、蒙古、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栖息于亚寒带到亚热带的平原、丘陵及部分山地,常出现于河谷、草原和靠近河川、溪流、湖泊附近的丛林中。1834年命名。常利用其他动物的废弃旧洞穴居住,或营巢于石隙、树洞里。貉是重要毛皮兽,去针毛的绒皮为上好制裘原料,轻暖而又耐久,御寒力强,色泽均匀。而针毛弹性好,适于制造画笔、胡刷及化妆用刷等。按质量差异,貉皮分为南貉、北貉两大路。
很古老的犬科动物,日本国兽,被认为是犬科祖先之一。体型短小而肥壮,介于浣熊和狗之间,小于犬、狐,腿极短,有北美浣熊一样,明显海盗面罩。与大多数的犬科成员不同,它比较善于爬树,也是犬科惟一冬眠物种。
头体长45-66cm,尾长16-22cm,后足长8-12cm,耳长4-60cm,重3-6kg。体色乌棕,前额和鼻吻部白色,眼周黑色。颊部覆有蓬松的长毛,形成环状领。背的前部有一交叉形图案。胸部、腿和足暗褐色。背毛浅棕灰色,混有黑色毛尖。头骨轮廓扁平,鼻骨接近1/3处尖锐,有骤然的凹陷。
独栖或3-5只成群,结群时以家庭为单位成对觅食。白天藏匿于洞中,夜间出来活动。夏季居于荫凉石穴,其它季节除产仔外,一般不利用洞穴,而是躲在距洞穴不远的地方。行动不如豺、狐敏捷,性较温驯,叫声低沉,能攀登树木及游水。分布于北部者,冬季常非持续性睡眠。但与真正冬眠不同,往往在融雪天气中也出来活动。这一冬季睡眠的习性在犬科中是貉独有的。
食性较杂,食谱广泛,取食范围从鸟类、昆虫、鱼虾到小型哺乳动物直至水果。为准备冬眠,会在秋季大量取食,直到体重比原来增加50%为止。天敌有狼、猞猁等。
一雄配多雌。2-3月间为交配期,怀孕52-79天。5-6月间产仔。每胎5-12仔,多者可达15仔,但以6-8只居多。幼兽当年秋天既可独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