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猫:别名草猫_荒猫_漠猫_草猞猁_切唐匈布,为食肉目、猫科、猫属哺乳动物,原产于亚洲中国青海西部、四川北部,海拔2800-4000m的高山、丘陵、山地、荒漠、草甸、针叶林缘地带,也在雪地上活动。是我国特有的猫科品种。
野生猫科品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重点保护物种,禁止捕猎和贸易。它共有3个亚种,体形比家猫略大,尾长、四肢略长,耳端生有一撮短毛。
体长61-68cm,尾长29-31cm,体重4-8kg。背部棕灰或沙黄色,背中线不明显。身上毛长而密,绒毛丰厚。头部与体背颜色一致,上唇黄白色,胡须白色。鼻孔周围和鼻梁棕红色。两眼内角各有一条白纹,额部有三条暗棕色纹。耳背面棕色,边缘棕褐,耳尖生有一撮棕色笔毛,耳内侧毛长丽密,呈棕灰色。眼后和颊部有二横列棕褐色纹。四肢外侧各有4-5条暗棕色横纹。尾末梢部有5个黑色半环,尖部黑色。荒漠猫比兔狲头骨粗实,吻部短宽,鼻骨后部也较宽,颧弓粗而宽,额骨略隆起,后部平。
它们不畏气候的恶劣,在荒漠、山林边缘、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等地带生活。性孤僻,除1-3月的交配期外,均为独居生活。荒漠猫生活有规律,晨昏夜间活动,白天休息。主要捕食一些小型的动物,如鼠类、鼠兔、旱獭、鸟类,其活动区域与这些动物的分布密切相关。
野生保护动物,不建议人工饲养。
野生情况下在洞穴中繁殖,每个繁殖洞只居住1只雌兽及其哺育的幼仔。交配期1-2月,交配动作似家猫,雄性排精时发出一种尖而细的特殊叫声。怀孕期约3个月,4-5月产仔,每胎2-4只。在人工饲养条件下,2年性成熟,每胎产2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