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齿象:别名东方剑齿象_黄河剑齿象_师氏剑齿象,为长鼻目、真象科、剑齿象属哺乳动物,原产于亚洲、非洲(化石较少),生活于1200-1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比猛犸象生活的年代至少要早300万年。我国的剑齿象化石较多,种类也比较多,迄今已发现8种,其中以东方剑齿象最为常见。研究发现,剑齿象是从兰州盆地走出,逐步迁移到非洲的。它们的灭绝是由于地壳变热,气候变迁导致。
1973年甘肃发掘出一具剑齿象化石,高4m,长8m,门齿长3m,是世界上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命名为黄河剑齿象,简称黄河象,它是继恐龙之后,当时全球陆地“巨无霸”。
体长可达9m以上,高4-5m,重10t以上。头骨较长,上门齿长大,弯度很小,下颚短。此外在更新世的日本等地还生活过一些倭型剑齿象,最小的甚至不超过公牛的大小。我国北方最常见有师氏剑齿象,为特大型的剑齿象,在甘肃发现有完整骨架,身躯远大于长毛猛犸象和现生的大象。东方剑齿象体型相对较小。
化石动物群的发现,为研究华南第四纪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以及古人类的活动与变迁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这些化石的发现不仅为研究剑齿象化石的起源、演化等提供了新证据,也对寻找古人类有重要意义。
它们数十万年至数万年前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沼泽和河边的温暖地带,以草食为主,每天食量可达1t。通常,大象出没的地方很可能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