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江獭(6)

    江獭_滑獭_咸水獭_短毛獭_印度水獭
  • 江獭:别名滑獭_咸水獭_短毛獭_印度水獭,为食肉目、鼬科、江獭属哺乳动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中国(云南、广东等地)、孟加拉、不丹、文莱、柬埔寨、印度、印尼、伊拉克、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越南。野生于江河沿岸、海边岩洞。1826年命名。随鱼群的多寡而迁移,鱼类缺乏时,则转移到鱼、蟹丰富的地区。夏季到较远的深海,冬季回到近岸浅海区。2015年IUC列为易危,我国2级保护野生动。

    与水獭形态相似,但体型稍大,重可达十多公斤。性情凶猛,獭群活动的地方,若遇难獭发出呼叫声,群獭即闻声而到,尤其幼獭的哀叫,更能招来群獭。以鱼和蟹为主食,兼捕水禽如野鸭、海鸥和鹤类。群獭围猎海鱼时,鼻孔发出“咕-咕”的响声。

  • 科目分类:鼬科
    生存环境:湿地
    颜色分类:褐色_棕色
    性情分类:凶猛
    最大体型:80cm
    毛型长度:中等
    寿命年限:20年
    适宜温度:18℃±8℃
    食物饲料:杂食

  • 江獭形态特征 >

    体长60-80cm,头大,耳短小而圆。尾长约为体长一半,尾形甚扁阔。四肢粗短,趾间全蹼,爪小。江獭体背毛颜色较深,为浅黑褐色。腹部毛色较浅,暗褐色,但背面与腹面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耳朵边缘灰白色,其余与体色相同。两颊、颈侧和颏喉部针毛白色或灰白色,绒毛浅灰褐色。四肢毛色稍显棕黄色调。

  • 江獭生活习性 >

    以晚间活动为主,黄昏出动,清晨后找地方藏身。但在天气骤变时,日间也有成群出没,表现不安,并发出尖长的呼叫声。通常没有固定住所,巢穴没有草木等杂物作铺垫。有一定的活动地域,巡回活动时间视活动范围的大小而不同,4、5天以至半月往返一次。有些则较长期留在离海岸较远的孤岛上。喜集群活动,常几头甚至十多头一起活动。

  • 江獭饲养方法 >

    天气温暖或风平浪静,在水中活动的时间较长,少到岸边栖息。天气寒冷,风浪大时则在岸边捕食小鱼、蟹和水禽。有在沙滩上“挂爪”的习性,爪痕深浅不一,但并没有在沙中埋藏粪便的习惯。经常活动的地方,海滩上必有獭打滚留下的痕迹,也有进出淡水坑“洗澡”的足印。人们认为这是獭捕鱼饱食后到岸上休息前的习惯。其目的是冲去身上的咸水,使皮毛干爽。人工饲养下能活20年。

  • 江獭雌雄分辨 >

  • 江獭繁殖方式 >

    幼仔3年达到性成熟。季节性繁殖。8-9月交配,10-2月生产,食物充足时全年都能繁殖。妊娠期60-63天。每胎生产1-5只。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b/jiangta/


    • 其它相关主题

    • 紫貂

      紫貂


      它是珍贵的毛皮兽,毛皮的光泽度和柔软度,优势明显,在世界毛皮交易中售价昂贵,有着裘皮之冠和软黄金的美誉。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其中“貂皮”即为紫貂皮。在自然界大量捕食鼠类,对农林益处极大。

    • 海獭

      海獭


      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世界上体型最小的海洋哺乳动物,并拥有世界上最浓密的皮毛。它还是地球上食量最大的动物之一,1天能吃掉相当于体重1/3的海鲜。2013年CNN评世界最可爱动物,排名第5。

    • 獾

      獾


      獾头扁、鼻尖、耳短,颈短粗,尾巴较短,四肢短而粗壮,爪有力善挖洞,喜群居。皮、毛、肉、药兼具,经济价值很高,人工养殖方法简单,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是发展前景广阔的一种养殖业。

    • 巨獭

      巨獭


      最大的啮齿动物之一,世界最大的水獭,大小与狗相仿,甚至有报告称有2.4m的记录。属水陆两栖食肉哺乳动物,濒临灭绝。因为它的毛皮号称“毛皮之王”,而被疯狂的捕杀。有超强的游泳能力和出色的捕猎技术,在水中堪称一霸,被称作“水中群狼”。

    • 美洲獾

      美洲獾


      通常单独生活,掘洞为家,晨昏觅食,晚上较活跃,但白天有时也会出来活动。有半冬眠的习性。美洲獾体型虽然不大,但却非常凶猛,发起怒来可以干掉比它大两三倍的猎狗或郊狼。

    • 美洲水鼬

      美洲水鼬


      中型的半水生鼬,通常在河岸或河堤4km以内,植被茂密的地区,在石头或树木的根下,掘洞生活,以气味确定地盘。头形狭长,嗅觉、听觉灵敏。尾细长而尖,肛门附近有臭腺,可放出臭气驱敌自卫。它是优秀的游泳健将,能下潜5-6m捕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