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蜜袋鼠(7)

    蜜袋鼠_蜜袋鼯_糖袋鼯_澳洲飞袋鼠_澳洲蜜袋鼯
  • 蜜袋鼠:别名蜜袋鼯_糖袋鼯_澳洲飞袋鼠_澳洲蜜袋鼯,为有袋目、袋鼯科、袋鼯属哺乳动物,原产于大洋洲澳大利亚南部、新几内亚,野生于丛林地带,大多数时间在树上活动,舔食树蜜。

    虽不属于啮齿类,但该属物种极少,又与松鼠有些相似,故暂归于松鼠系列。身体两侧拥有可滑行的皮膜,从手关节延伸到脚踝,能在树林间穿梭滑行。因外形可爱、十分粘人、可随身携带,被昵称为小蜜,作为宠物风靡全球。

  • 科目分类:有袋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褐色_灰色
    性情分类:活泼
    最大体型:13cm
    毛型长度:中等
    寿命年限:7年
    适宜温度:24℃±4℃
    食物饲料:植物

  • 蜜袋鼠形态特征 >

    头体长12-13cm,尾长15-48cm,重0.1-0.16kg。体态轻盈娇小,身披毛绒绒的蓝灰色外衣,腹部呈奶油色,背部贯穿一条与众不同的黑斑。耳朵薄而尖,眼睛大又圆。手脚指头细长、指甲尖锐,利于攀爬。手脚间发展出皮薄膜,可以在树梢做长距离的滑行。蜜袋鼯飞行时会先用眼睛望远方看,并且闻其味道,摆出预备动作后飞行,而不飞行时皮薄膜会收缩,收缩后的皮薄膜会垂在身体旁边。

  • 蜜袋鼠生活习性 >

    蜜袋鼯很容易被人驯服,很喜欢跟人亲近,饲养过的人都对它爱不释手。蜜袋鼯是夜行性动物,活跃的时间在晚上,日间则在睡觉。大多数时间在树上活动。蜜袋鼯属于群居性动物,典型的族群成员,包含了一只地位最高的雄鼯,二只排行老二的雄鼯,以及四只成熟雌鼯。只要食物充足且家族成员能和平相处,族群数目可能多达12只。

  • 蜜袋鼠饲养方法 >

    蜜袋鼯的体温较低,大约只有摄氏32度,饲养条件对温度有要求20-30,尽量不要超过30,夏天需要降温,可以使用仓鼠不锈钢降温金属板。人工饲养蜜袋鼯作为宠物时,最少需饲养一对。缺乏同伴的蜜袋鼯,可能因生活无聊,而出现自残的行为。蜜袋鼯属于杂食性动物,摄食的内容,较偏重于蛋白质食物,爱吃甜食、高能量食物。野生的蜜袋鼯,喜观吃各种昆虫,尤其进入繁殖时,蛋白质食物的摄取量,更达50%以上。除了昆虫外,也爱吃水果,树蜜。

  • 蜜袋鼠雌雄分辨 >

    公蜜袋鼯体形稍大,雄鼯的阴囊位于下腹部中央,在前胸及头顶则有分泌腺,有以标示自己的势力范围。雌鼯腹中线有一平行身体的袋口。

  • 蜜袋鼠繁殖方式 >

    雌性蜜袋鼯的肚脐位置上长有一个育婴袋,幼兽都是以早产儿的状态出生,初生幼体会自行爬入袋囊中,然后囊内哺乳而逐渐成长,雄性的个体较雌性大些,雄性由肚脐附近突出的睾丸辨认,成熟的雄体头上会掉毛,掉毛处会发出味道,嘴巴也会较红润。雌性的怀孕期只有16天,每次可产下四只幼崽,不过一般都是一到两只。它们会爬进母亲的育儿袋,在里面住上大约70天时间,直至完全发育。初生小蜜袋鼯鼠体重0.19g。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b/midaishu/


    • 其它相关主题

    • 古氏树袋鼠


      树栖性的小型有袋动物,与草原的陆地型袋鼠亲缘很近,但它99%的时间是在树上度过的,这是它们之间最大的别之一。它一天中有60%的时间在睡觉,所以又被称为“懒袋鼠”。

    • 灰树袋鼠


      在地面行动较为笨拙,用长长的后腿进行跳跃,用尾巴来平衡向前倾斜的身躯,而普通袋鼠的尾巴多为支撑作用。它在原生地虽无天敌,但人类为了其皮毛而大肆捕杀,它还是人们喜爱的家养宠物,因此也常常遭到捕捉与贩卖。

    • 赤树袋鼠


      树栖动物,非常善于跳跃。因环境的破环,数量极为稀有,属濒危动物。因为它不会排汗,只能通过舔舐身体来降低体温,为了能够保持体温的恒定,它每天有14-15个小时处于睡眠和休息状态。

    • 毛鼻袋熊


      澳大利亚特有珍稀动物,世界最稀有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虽它长相有些凶猛,但它却是地地道道的食草动物。它生性胆小、谨慎,只在走投无路时,才会摆出威吓敌人的架势,并向敌害发出嘶嘶的威吓声。

    • 宽鼻袋熊


      拥有可爱的面孔,大鼻子和小而明亮的眼睛,是澳大利亚最具代表性的有袋动物之一。门牙酷似啮齿动物,也能不断成长,以适应它们的严酷饮食习惯。体型强壮,有大且圆润和笨拙的身体。喜在坚固的土壤挖掘大的洞穴。

    • 袋獾


      世界体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哺乳动物,袋獾属唯一未灭绝的成员,大小与小狗相仿。被激怒时会释放臭气,刺鼻程度堪比臭鼬。根据体型大小比例计算,它拥有哺乳动物最强的咬合力。这与它头部的结构,及不停长大的牙齿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