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尾狒狒:别名大狒狒_西非狒狒,为灵长目、猴科、狒狒属哺乳动物,原产于非洲安哥拉、博茨瓦纳、莱索托、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赞比亚和津巴布韦。野生于热带稀疏的干草原和半沙漠地带,常见于树木稀少的山石坡上。1792年命名,共2个亚种。白天在地面上活动,善于攀登山岩,还具有爬树的本领。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狒狒品种。性情粗野,常打群架,遇到来犯者,首领往往一马当先,进行战斗。它们还能形成稀树草原最大的狒狒群落,有时由若干个家族联合成数百只的大群,堪称一方霸主。
体长50-115cm,尾长46-72cm,重15-31kg。颅骨大、面长,脸部向下弯曲,有32颗牙齿。顶面很窄,深收缩。面部的皮肤黑暗,紫黑色。尾巴弯曲。唇黑,体毛粗糙。吻部、背侧、下体和侧面的毛皮深褐色至黑色,手和脚黑色。整体毛发的颜色是由单一的黑色或单一的黄棕色。毛发端部通常是有光泽的黑尖。面部皮肤及周围有老茧,皮肤紫黑色。皮毛着色上随地理变异。北部的亚种,体型略小。毛色略灰,手和脚的皮毛也是浅灰色,而不是典型的黑色。
社会性强,喜欢群居,如果食物来源充足,大群会自动分解,组成一些稳定的小群。每天两小时左右的时间用于进食处,其余的时间则相互打扮、梳理毛发,联络感情。群体中都有“哨兵”在警戒,遇危险“哨兵”发出尖声的喊叫,通知自己的同伴逃避或御敌。
属杂食性动物,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各种植物的叶子、果实、根茎、树皮、树的汁液,水果包括腊肠树、红豆水果和无花果。树叶包括柏树、树胶,种子的冠,包括相思树的花,睡莲、草、根茎、球茎、块根,也吃小型脊椎动物、鸟类和卵。捕捉猎物的时候,不是蹑手蹑脚偷偷地潜近猎物,而是全体行动,采用大包围的办法进行猎捕。寿命为15-20年。
雄性有较大的犬齿,而雌性的牙齿要小得多。雄性体重26-31kg,雌性平均在15kg左右。雄性没有鬃毛,它们的颈背具有稍长簇发。刚出生幼仔的体毛为黑色,只有脸部、耳朵和臀部是红色的。
雄性3岁达到性成熟,雄性性成熟大约5岁。豚尾狒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交配。发情期不固定,每年繁殖一次,雌兽的孕期大约为172天,每胎仅产1仔。幼仔更多的时间是在雌兽的腹部下面度过的,会用手抱住雌兽的肚子,跟随雌兽四处奔走。当幼仔能够奔走跳跃的时候,就跟在雌兽的后面,而且常常喜欢抓着雌兽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