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狍:别名欧洲狍,为偶蹄目、鹿科、狍属哺乳动物,原产于欧洲各地、小亚细亚和里海附近,除斯堪的纳维亚极冷的最北部的一些岛屿,如冰岛和爱尔兰岛外,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与东方狍同属,不同种,居住地区也有所不同。东方狍分布于乌拉尔山东边,直到西伯利亚和中国。这两个物种的分布区在高加索山脉碰头,西方狍分布在山脉南边,东方狍分布在山脉北边。西方狍分布区演变很快。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从事农业,伐木造田,当时有大量西方狍到这些新草地寻食。
小型鹿类,孕期为10个月,是鹿类中最长的。它性情温顺,可塑性强,人工驯化容易,主要野生在山地,平原或岛屿很少见到。常在森林或林缘灌丛、草地觅食。与其它鹿不同,狍属动物的角掉了之后,会马上开始重长。
体长95-135cm,肩部65-75cm,体重15-30kg。灰色面,体色泛红,夏天是红金色,冬天加深到棕色甚至黑色。腹部颜色较浅,靠近尾部有一丛白毛。尾巴极短,仅有2-3公分,几乎看不见。受惊时,它们会放声大叫,并扬起尾部白毛。
除交配期间之外,一般独来独往,常在傍晚时活动。夏季开始时,雄性开始为占据领域相互争斗。好奇心很重,看见了什么都想停下看个究竟,甚至捕猎者突然大喊一声,它也会停下来一看究竟。
植食性。主食草、树叶、莓果和嫩枝,尤其喜欢下雨之后吃水分高的嫩草。
只有雄狍有角,短而直,2年内不分支。高龄健康的雄狍的角可达20-25cm,两到三个分支,偶尔也能长出四个分支。雌狍的尾部毛是心形,雄狍则是肾形。
性成熟年龄通常为16个月。入秋之后,领域确定,雄性用各种方法吸引多个雌性,可能高声尖叫。雌狍靠近以后,雄狍马上追逐,在一个区域绕圈跑8字形,转弯时经常压倒矮小的灌木,行踪显眼,被当地人称为“狍圈”。幼狍背上有白斑,藏在高草地里,母亲每天多次哺乳,直至3个月左右断奶,跟随母亲走出寻食。如果雌狍在幼狍附近发现其它动物或人的踪迹味道,便会抛弃幼狍,不再回到这个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