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纹斑马:别名细斑马_狭纹斑马_格氏斑马_格利威斑马,为奇蹄目、马科、斑马属哺乳动物,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野生于干燥、开阔、灌丛较多的草原。1785年命名。它视力极佳,能同时看见远处和近处的东西。它听觉也很敏锐,进食的时候也警惕地竖起双耳。珍稀的观赏动物,也因其美丽的皮毛,而遭到大量捕杀,2013年IUCN列为濒危。
全球仅存的3种斑马中,体型最大、形态最美的一种,虽长相不凡,叫声却很难听,与“叫驴”嘶鸣一般。它性情胆小,常结小群,奔跑速度快且持久,时速可达60-80km,为狮、豹等猛兽所不及,能逃过大部分食肉兽类的追杀。
体长2.5-2.75m,尾长38-75cm,肩高1.45-1.6m,重350-450kg。黑褐色与白色相间的光滑条纹,雅致大方,细密秀美,非常漂亮,构成了一幅整齐而美观的图案,尤其是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斑斑驳驳。脊背上有一条很宽的纵纹,四肢上也有清晰的条纹,而且更为细密,只有胸部和腹部没有花纹,呈现洁白的颜色。其斑纹间距十分窄小,一直到蹄部都有,颈部较宽,下腹部和尾根部没有斑纹。耳很大,呈圆锥形。头部长而窄,形状十分接近骡。鬃毛较长并竖立。
公斑马具领地意识,以独居为主,领地范围约10平方公里。雌斑马和幼斑马则为群居性,即使年老的个体也不会被驱逐出群体。但群体通常不大,最多10只左右,群体十分紧凑而不松散,幼仔们喜欢在一起玩耍、撕闹,或与雌兽在一起嬉戏。在栖息范围内,群体总是沿着较为固定的路线进行迁徙活动。
喜栖息在多山和起伏不平的山岳地带,不仅群体成员之间十分友好,也常与鸵鸟、长颈鹿、羚羊等食草动物等混杂行动,一起生活,分享同样的食物,并且互相利用,互通信息,以避强敌。主要食草,也吃水果、灌木、树皮,每天60%以上的时间都被用于进食。觅食时由群体成员轮流担任警戒任务,一有危险便发出长嘶的警告信号,群体立即停止进食,迅速逃跑。天敌有狮子、豹、野狗、鬣狗等。寿命约为20-30年。
全年可繁殖,高峰期在8-9月份的雨季。繁殖季节,雄兽之间互相会毫不客气地进行激烈得争斗,通过打斗来决定领地和交配权。打斗的方式为互相碰击颈部、用嘴咬、用前脚的蹄来踢等。每只获胜的雄兽每年要交配数只雌兽。雌兽妊娠期11-13个月,每隔3年生产1次。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后不久,即可站立和走路。新生马驹在3个月后才会喝水,期间的营养来源主要靠乳汁,哺乳期约为6个月,3-4岁时才能完全独立,离开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