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海牛:别名牛鱼_南美海牛_巴西海牛_亚马孙海牛,为海牛目、海牛科、海牛属哺乳动物,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野生于巴西亚马孙河、委内瑞拉奥里诺科河上游及中游。1883年命名。运动主要依靠尾鳍的上下摆动,短时间游速可达25km/h。脑的额、颞及顶叶有少数浅沟。听觉较灵敏,对3千赫声音最敏感。眼较小,瞬膜发达,在清澈的水环境中能看的距离较远。
为淡水海牛,因其肉甚好吃,且能围栏饲养,可供不时之需,在冰箱尚未普及的时代,这是一个很大优点,因此很早就被开发利用。加之其油和皮都可利用,所以被捕杀数量甚多,之后虽受到保护,但因环境污染,生存仍受到极度威胁。
体长3-4.5m,重350-500kg。头较小,多皱。吻方形,具软而能活动的肉质唇,有很多触毛。鼻孔半圆形,无外耳壳。无明显颈部,无后肢。前肢鳍状,能弯曲,能帮助觅食、海底爬行、身体搔痒、甚至拥抱其他海牛。皮甚厚,毛少而细短,体灰到褐,多疤痕。每侧鳍肢腋下各有一乳头。尾鳍突出成铲形。骨致密,可使其在潜水中保持中性浮力。
肺不分叶,扁而长,气囊大。休息时的耗氧率较其他海兽低。每次呼吸仅更换其肺气的1/2。每分钟心跳50-60次。潜水最深10m,最长持续15-20分钟。触觉极佳。
无门齿,肌肉性舌上具味蕾和乳突,起触觉器官的作用。属非反刍草食性动物,以各种淡水植物为食。在自然环境中每天吃草6-8h,因亚马孙幽暗的河水抑制了水下植物的生长,所以它是水面掠食者,以漂浮的水草为食。着也是其吻部短于西印度海牛和西非海牛这些水底掠食者的原因。据观测统计,西印度海牛的食物包括44种植物以及10种海藻,但亚马逊海牛只有24种食物。寿命可大30年以上。
雄性的睾丸位腹腔内,精囊大,非腺性前列腺由能勃起的肌肉组织构成。雌性卵巢由很多成群的豆形小球状结构构成,双角子宫,蜕膜性胎盘。
雌性7-8年、雄性9-10年性成熟。生殖属一雌多雄型。交配前有较激烈的求爱活动,可能服务于某种生理目的,交配时雌雄腹面相对,水平浮于一定深度。一头雌性1小时内,可接受3头雄性的交配。孕期约12-13个月,多于秋季产仔,仔兽长约1.2-1.3m,重26-36kg。产仔时有的先产头,有的先产尾。小海牛和母体斜成一角度,水平浮于水中吃奶,哺乳期可能1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