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兽:别名鸭獭,为单孔目、鸭嘴兽科、鸭嘴兽属哺乳动物,原产于大洋洲澳大利亚特有物种,仅分布于澳洲东部地区和塔斯马尼亚州。野生于河流、湖泊附近,喜穴居水畔。1799年命名。某生物学家收到它的标本后,曾认为它是一个恶作剧。其腿部后侧有存有毒液的空心骨头,可以迅速射向敌人,杀死小型动物,对人类会产生剧痛,但不会致命,它是极少数用毒液自卫的哺乳动物之一。2014年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物种。鸭嘴兽、笑翠鸟、针鼹猬同为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吉祥物。
长相奇特的动物之一,单孔目仅存的3个物种之一,鸭嘴兽科唯一物种,野生最原始、最低等的哺乳动物之一、历经亿万年,既未灭绝,也无多少进化,充满了神秘感,学术上有重要意义。澳大利亚象征动物之一,该国20分硬币反面就是鸭嘴兽图案。
体长40-50cm。全身生有柔软褐色的浓密短毛,四肢很短,五趾具钩爪,趾间有薄膜似的蹼,酷似鸭足,在行走或挖掘时,蹼反方向褶于掌部。嘴巴极宽扁,质地柔软,似皮革一般,上面布满神经,能像雷达扫描器一般,接受其它动物发出的电波。在水下具有灵敏的捕食技巧,都能从淤泥中挖出猎物。它体温很低,而且能够迅速波动。肥肥的身体、扁扁的尾巴、鸭子似的嘴巴,一双可爱的小眼睛仿佛在说:我可从来不会伤害任何人!
除哺乳期外,一生都过着独居的生活,大多时间都在水里,是游泳能手。它的皮毛有油脂,能保持它身体在较冷的水中仍保持温暖。鸭嘴兽是夜行性生物,它们惯于白天睡觉,夜晚活动,冬季不活动或冬眠。鸭嘴兽身上只有三种它自己特有的毒素,这些毒素的不同组合,可能会引起炎症、神经损伤、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等症状,令人死亡。
喜欢吃小的水生动物,如昆虫的幼卵、虾米和蠕虫。通常在清晨和黄昏的时候在水边猎食甲壳类、蚯蚓等动物。但是鸭嘴兽没有哺乳动物般尖利的牙齿,每次在水中逮到食物,先藏在腮帮子里,然后浮上水面,用嘴巴里的颌骨上下夹击后才大快朵颐。鸭嘴兽食量很大,每天所消耗食物与自身体重相等。寿命一般为10-15年。
雄兽体型略大,雌兽0.7-1.6kg,雄兽1-2.4kg。
鸭嘴兽为哺乳动物,虽然母体也分泌乳汁哺育幼仔成长,但却不是胎生而是卵生。即由母体产卵,像鸟类一样靠母体的温度孵化。母体没有乳房和乳头,在腹部两侧分泌乳汁,幼仔就伏在母兽腹部上舔食。春季是鸭嘴兽生儿育女的季节。将卵产于巢内,每次2-3卵。卵比麻雀卵还小,彼此粘在一起,经过两个星期的孵化,小鸭嘴兽诞生后,2岁多便算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