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尾蝠:别名犬吻蝠_墨西哥无尾蝠_墨西哥游离尾蝠,为翼手目、犬吻蝠科、犬吻蝠属哺乳动物,原产于北美洲墨西哥。栖息于树洞、山洞或建筑物的隐蔽处,群居,可形成数百万只的大群,以昆虫为食,其粪是优良的肥料。在美国进行了一次实验,让17只不同种的编蝠在一个人工地道中飞行,它们的平飞速度达到了20km/h。
飞行速度最快的哺乳动物,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测试其飞行最快时速可达51km/h。墨西哥无尾蝙喜食玉米棉铃虫蛾之类的害虫。每年春季,有数以百万计的无尾蝙蝠返回德州埃克特詹姆斯河蝙蝠洞保护区的洞穴中,场面十分壮观。
体长7-13cm,尾长4-8cm。体短,翼细长、眼小、鼻大、耳大,飞行速度很快。因尾部延伸出附着于后腿的皮膜而得名,又因其面部似狗,又称犬吻蝠。
不冬眠,但冬天不活跃,有些群体可作季节性迁徙。
蝠宝学习飞行时,必须避免与数千只同时练翅的蝠宝相撞,否则一旦跌落就会被地面上数百万计的食肉甲虫迅速吃得只剩下骷髅。因此,蝠宝的死亡率很高,一半左右会在1岁前死亡。野生情况下,寿命即可达20-40年,平均寿命37年。单从寿命来看,体型如此小,且心率这么快(1000次),能如此高寿,是一件比较神奇的事情。
雌性游离尾蝠每年生一只后代。蝠宝出生后一小时内,脐带仍与母体相连,与母亲借这段时间熟悉彼此的气味和声音,本能地用四肢攀附在穴壁上。出生后第五周开始练习飞行,这也是首次试验声波定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