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爪哇犀(7)

    爪哇犀_小独角犀
  • 爪哇犀:别名小独角犀,为奇蹄目、犀科、独角犀属哺乳动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印尼、越南,灭绝地区:中国、孟加拉、柬埔寨、印度、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野生于野草密布、有大片芦苇的低地雨林环境。1822年命名,共3个亚种。因其犀角被视为名贵中药,且在也门被雕刻为匕首柄,而被大量偷猎。1922年,我国境内最后一头被杀,此后,再没人在我国见到过犀牛。目前只分布在爪哇岛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和越南的吉仙国家公园(越南亚种),2008年IUCN列为极危,我国1级保护动物。

    犀牛家族现存5种中数量最少的,数量不到80头,且还在减少。有泥浴的习惯,雄性有领域性。身躯庞大的它胆子却很小。受惊时,常采取逃避措施,迫不得己需要防御时,用的也不是角,而是用尖锐的撩牙去对付敌害。

  • 科目分类:奇蹄
    生存环境:雨林
    颜色分类:褐色_棕色
    性情分类:凶猛
    最大体型:350cm
    毛型长度:无毛
    寿命年限:50年
    适宜温度:22℃±6℃
    食物饲料:植物

  • 爪哇犀形态特征 >

    头体长2.5-3.5m,肩高1.6m,重可达1.4吨。体形壮硕肥大,四肢短粗,显得十分笨拙。皮肤棕黑、灰黑色,并具疣突。皮厚实、粗糙,肩腰等处褶皱明显。除了耳边和尾端有硬毛外,全身无毛,很厚的皮肤像盔甲一样。鼻上部有一只低矮的实心角,没有与头骨的骨骼结构相连。成年雌性角通常不明显,其角较印度犀小。有细长的上唇,该上唇向外延伸并超过下唇。有大的门牙齿。外皮由大皮块连接组成,像是披了厚重的盔甲。

  • 爪哇犀生活习性 >

    除带仔期和交配期外,通常独居。尽管它视力不佳,但有敏锐的嗅觉和听力。能发出一系列具有独特含义的声音,包括“嘶哑”、“尖叫”、“嘴唇振动”和“鼻音”。在600m以外的地方可以听到它响亮的咆哮声。

  • 爪哇犀饲养方法 >

    清晨和傍晚是采食的主要时间,植食性,以小树上的叶子、嫩芽为食物,也吃一些果实。平均寿命35-40年,最长可50多年。

  • 爪哇犀雌雄分辨 >

    雄犀有一只角,雌犀没有角。

  • 爪哇犀繁殖方式 >

    雌性3-4年,雄性6年后性成熟,2-4月是其生育高峰。孕期16个月,每次交配间隔达4-5年。每胎只生1头幼犀,幼犀哺乳为1-2年。幼犀和母亲一起生活2年左右。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b/zhaowaxi/


    • 其它相关主题

    • 低地貘

      低地貘


      亚马逊地区最大的原生陆生哺乳动物,形态接近中美貘,但略小,是现存5种貘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身体粗壮,拥有一个长而柔软鼻子,从上唇到鼻部,可用于采摘树叶和果实。能游善跑,在崎岖的山地也能奔走自如。

    • 白犀牛

      白犀牛


      体大威武,形态奇特,是世界第2大陆生脊椎动物,体型仅次于大象,比河马大。其名称源于荷兰语weit,意为宽平,形容其宽平的嘴唇,后被人误称为white白色,故称白犀牛。是犀牛中最聪明的品种,大脑重达360g。

    • 板齿犀

      板齿犀


      它身形庞大,是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犀科动物,体型仅小于无角犀科中的巨犀。它与披毛犀同为更新世古犀代表,是犀类高度特化的一支。

    • 印度犀

      印度犀


      体型庞大,鼻上只有一只角,角可以长到约60cm,是世上体型最大的单角犀牛,平均身高最高的犀牛。它性情暴躁,敢于袭击小个体和未成年的亚洲象,有主动伤人的纪录,是很具攻击性的犀牛。

    • 黑犀牛

      黑犀牛


      莱索托国兽,非洲最危险的大型野生动物之一,奇蹄目寿命最长物种。虽叫黑犀,但皮肤接近灰白色,名字是用于区别于白犀,其实它们的区别不在于颜色,而主要在于体型,黑犀要比白犀小许多,吻部尖且能伸缩卷曲,头可抬起。

    • 披毛犀

      披毛犀


      已灭绝的古生物,与猛犸象一样,都属于冰河时期动物,因全身披厚长而浓密的体毛而得名。它皮毛下生有着厚厚的脂肪,用于抵御寒冷,是冰河时期最著名的动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