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叶薰衣草:别名,为唇形目、唇形科、薰衣草属、唇形系列花卉,原产于欧洲南部的地中海地区,中国曾有引种栽培,但比较少见。喜温暖气候,耐寒、耐旱、喜光、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痔薄,喜中性偏碱土壤。1787年命名。鲜花含油率0.8%,干花含油率1.5%,精油主要成分为乙酸芳樟醇、丁酸芳樟醉及香豆素。花可增添果酱风味,亦适合做糕饼及香草茶,具有舒缓压力、缓和头痛、使口气清新之效。。
花紫色,气味极为芬芳,花穗挺直,花呈穗状,是优良的盆栽观赏植物。它的花中含芳香油,油是调制化妆品、皂用香精的重要原料,尤为棕榄型香皂及花露水香精中的主要原料。
半灌木植物,茎分枝,枝四棱形,具槽,密被短的星状绒毛,在幼嫩部分特别密,具极长的节间。叶在基部丛生,在较上部极稀疏,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及线形,先端钝或近急尖,基部渐狭成柄,全缘,边缘外卷,干时带灰白色或暗褐色,两面均被极小而密的星状绒毛,中脉在两面多少有些隆起,侧脉及网脉不明显。
上盆后浇一次透水,成活后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浇水时要注意,水不要直接浇到叶片上,也不要让泥土溅到枝叶上,以免产生病害。也可在花盆土面上铺一层小石子,既美观,又能防病。自来水最好先在阳光下晒两天后使用。对肥料的要求不高,在其生长迅速的春季,可按月追施氮、磷、钾复合肥,配制溶液浇灌,浓度1%即可过,多的氮肥易造成徒长。开花后,在花下第一个节处剪去,并顺便将植株修剪成半球型平时,随时剪去干枯的枝条。
种子细小,宜育苗移栽。播种期一般选春季,在温室冬季也可播种。发芽天数约14-21天。发芽适温:18-24℃。发芽后需适当光照,弱光照易徒长。种子因有较长的休眠期,播种前应浸种12小时,然后用20-50ppm赤霉素浸种2小时再播种。播种前把土地平整细,浇透水,待水下渗后,均匀播上种子,然后盖上一层细土,厚度为0.2cm,盖上草或塑料薄膜保墒。保持15-25℃,要求苗床湿润,约10天即出苗。不用赤霉素处理则要1个月方能发芽。
花期6-7月。轮伞花序具4-6花,疏松。苞片线形,与花冠近等长,小苞片线形,比花萼短,均被短的星状绒毛。花萼管状,直立,密被具节的、分枝或不分枝的绒毛,具13脉,5齿,后齿较大而明显的突出,余4齿极短,不明显。花冠外面被与花萼同一毛被,内面被腺毛,冠筒具毛环,外伸,在基部缩小,向上渐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