杓兰:别名东北杓兰,为天门冬目、兰科、杓兰属、兜兰系列花卉,原产于亚洲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日本、朝鲜半岛、西伯利亚至欧洲也有分布。野生于海拔500-1000m的林下、林缘、灌木丛中或林间草地上。我国2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花朵唇瓣为鲜艳的亮黄色,具栗色或紫红色萼片和花瓣,对比鲜明,特点突出,十分好看。喜欢夏季凉爽湿润的环境,夜间温度不超过18℃的地区最适合其培育。东北杓兰是杓兰与大花杓兰的种间杂交品种,也是观赏性极佳的美丽品种。
杓兰植株高20-45厘米,具较粗壮的根状茎。茎直立,被腺毛,基部具数枚鞘,近中部以上具3-4枚叶。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较少卵状披针形,长7-16厘米,宽4-7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背面疏被短柔毛,毛以脉上与近基部处为多,边缘具细缘毛。
喜空气湿度大,且空气能流通的地方。喜阴、喜湿润,忌阳光直射,忌干燥。适温15-30℃。35℃以上生长不良,低于15℃,将处于休眠状态,如果气温太高加上阳光曝晒,一两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屋里,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肉质根,适合采用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花期6-7月。花序顶生,通常具1-2花。花苞片叶状,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中萼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背面中脉疏被短柔毛;合萼片与中萼片相似。花瓣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扭转,内表面基部与背面脉上被短柔毛。唇瓣深囊状,椭圆形,囊底具毛,囊外无毛。退化雄蕊近长圆状椭圆形,先端钝,基部有柄,下面有龙骨状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