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子草:别名知更草_仙翁花_白花蝇子草_西欧蝇子草,为石竹目、石竹科、蝇子草属、石竹系列花卉,原产于欧洲西部、亚洲。我国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有分布。野生于山坡、林下及杂草丛中。全草可入药,味辛、涩,性凉。可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痢疾,肠炎。外用治蝮蛇咬伤,扭挫伤,关节肌肉酸痛。蝇子草属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高山地带,大多种类具有较高的园艺观赏价值,有些种类具有药用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些种类能够吸收重金属,是生态修复领域研究的重要植物。
花型奇特,花色白色至粉色,观赏性强,高挺的花枝随风飘动特别美丽,盆栽地栽都可以,是城市公园、花圃栽培观赏的常见花卉。耐水湿的春季开花植物,是个非常皮实的小可爱。5月21日生日花,花语:婚姻。
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5-45cm,全株被柔毛。茎单生,直立或上升,不分枝或分枝,被短柔毛和腺毛。叶片长圆状匙形或披针形,顶端圆或钝,有时急尖,两面被柔毛和腺毛。
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地均可栽培。耐水湿,耐寒耐热性都相当好,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种。生长期中应注意除草、松土,发现红蜘蛛为害可用石硫合剂喷杀。作为药材,通常在秋季采集,洗净晒干使用。
种子繁殖,春季4-5月播种,条播,行距0.3m,开浅沟匀撒种子于沟内,覆土0.5cm。自播性很强,总有小苗给希望。
花期5-6月,果期6-7月。单歧式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草质,花萼卵形,被稀疏长柔毛和腺毛,纵脉顶端多少连结,萼齿线状披针形,顶端急尖,被腺毛。雌雄蕊柄几无,花瓣淡红色至白色,爪倒披针形,无毛,无耳,瓣片露出花萼,卵形或倒卵形,全缘,有时微凹缺。副花冠片小,线状披针形。雄蕊不外露或微外露,花丝下部具缘毛。蒴果卵形,比宿存萼微短或近等长。种子肾形,两侧耳状凹,暗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