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叶薰衣草:别名羽裂薰衣草,为唇形目、唇形科、薰衣草属、唇形系列花卉,原产于欧洲加那利群岛,世界各地普遍引种。1780年命名。布置在乔、灌木作地被、草坪过渡地带及路边、花园广场等处的花境、花带、花丛等环境,有很好的观赏效果。与多裂薰衣草很相似,主要的区别在于,其植株较直立适合盆栽,叶片的绒毛较短,2回羽状叶不明显。多裂薰衣草植株斜向上偏生,适合庭院美化栽培,叶片绒毛很长,2回羽状叶很明显。。
植株抽花率极高,花期长,成株间开花不断,大面积种植常形成一片紫色的花海美景,在欧洲是较受欢迎的观赏植物,亦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一些休闲农园或香草餐厅不可或缺的景观植物。花语:等待爱情。
多年生草本,株高30-100cm。全株密被白色茸毛。叶形为二回羽状深裂叶,对生,表面覆盖粉状物,叶色灰绿。植株开展,小叶线形或倒披针形。叶深裂成羽毛状。
全日照植物,荫蔽生长不良。夏天必须适当遮阴。光照过多容易木质化,但较其他品种不明显。冬季-5℃以下要加以防护,不耐积雪。通常置于通风处,夏季处于室内或闷湿处有猝死的危险。生性强健,较为耐热,排水、半耐寒,喜通风良好,栽培基质以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为佳。中国南方区每年5月以后由于高温及多雨,对一般薰衣草生长较为不利,而羽叶薰衣草一般在秋、冬及春季栽培皆容易。为使株形丰满匀称,需适度修剪。
播种繁殖、组织培养。
一年四季开花,但主要花期集中在11月到第二年5-6月,夏季过热时停花休眠。花茎长,花穗约10cm,紫红色。小花上唇较大,花穗的基部再长一对分枝花穗而呈三又状。深紫色管状小花有深色纹路,具2唇瓣,上唇比下唇发达。香味类似于天竺葵和迷迭香的混合型,较浓,但杂味很重。叶香,花无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