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白带螯蛱蝶(8)

    白带螯蛱蝶_樟白纹蛱蝶_茶褐樟蛱蝶
  • 白带螯蛱蝶:别名樟白纹蛱蝶_茶褐樟蛱蝶,为鳞翅目、蛱蝶科、螯蛱蝶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南部,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地,我国分布于四川、云南、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海南、香港。在湖南、福建1年3代,江西1年发生2代。我国分布有3个亚种:白带鳌蛱蝶指名亚种、白带鳌蛱蝶华西亚种、白带鳌蛱蝶海南亚种。

    在我国比较常见,幼虫较容易获取。可将采集幼虫,人工饲养到化蛹,然后观察羽化为蝶。成虫昼夜都能羽化。成蝶外观美丽,色彩及斑纹多变,尤其是雌蝶。前翅中央有一白色宽带,极具观赏性。

  • 科目分类:蛱蝶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橙色_褐色
    居住环境:树栖
    最大体型:9cm
    性情分类:温和
    寿命年限:1年
    适宜温度:26℃±6℃
    食物饲料:植食

  • 白带螯蛱蝶形态特征 >

    翅展7-9cm。翅背面红棕色或黄褐色,雄蝶前翅有很宽的黑色外缘带,中区有白色横带。后翅亚外缘有黑带,自前缘向后逐渐变窄,M3脉突出成齿状。翅腹面棕褐色,前翅中室内有3条短黑线,后翅在1列小白点的外侧有小黑点,斑纹同正面,但颜色浅。

  • 白带螯蛱蝶生活习性 >

    以老熟幼虫在叶片正面越冬。羽化后先静止在蛹克或偶有附近枝叶上,经3-7h开始活动和飞舞,吸吮流汁,补充营养。

  • 白带螯蛱蝶饲养方法 >

    人工饲养可定期在目标地进行幼虫采集。采集选择1-2龄幼虫,根据虫体的大小,低龄分盒30头,高龄分盒10头饲养。先将盒内放入樟树嫩枝叶(叶柄用湿的脱脂棉包住),之后放入幼虫,余下的叶片放入塑料袋内在冰箱里冷藏保存。定期更换新鲜的叶片,并及时清理吃剩的叶片、虫粪及蜕下的皮,保持饲养笼内清洁的环境。饲养温度以23-27℃、湿度45-60%、自然光照条件下为宜。主要取食樟科:樟、油樟、浙江樟,芸香科:降真香、豆科:海红豆、南洋楹等。成蝶寿命12-27天。

  • 白带螯蛱蝶雌雄分辨 >

    雌蝶背面白色宽带伸到近前缘,外侧多1列白色点。后翅中域前半部分也有白色宽带,黑色宽带内有白点列,M3脉突出成棒状。翅腹面中线内侧有许多细黑线。末龄幼虫体色深绿,体长33-62mm,色斑褐色。头深绿色,宽7-8mm。角突绿色,长7.3-8.1mm。

  • 白带螯蛱蝶繁殖方式 >

    卵扁圆形,高2mm,直径1.9mm顶端平截,中央微凹,具21-25条纵脊。初产时黄绿色,后变红褐色。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k/baidaiaojiadie/


    • 其它相关主题

    • 稻眼蝶


      是东南亚地区数量较多,较为常见的一种农业害虫,会危害水稻,因幼虫头部酷似Hello_Kitty的脸,非常可爱,而在日本大受欢迎。成虫羽化多在6-15时,白天飞舞在花丛或竹园四周,晚间静伏在杂草丛中,经5-10天补充营养后交尾。

    • 小眉眼蝶


      翅面暗褐色,前后翅末端有细长的浅色线条。有春蝶、夏蝶之分。春蝶翅腹面斑纹消失,仅留少数小斑点。夏蝶黑色眼状斑大而清晰,呈环形。前翅背面还有一个大眼斑外,近顶角小眼斑不见。

    • 玫瑰绡眼蝶


      翅膀透明部分是有鳞粉,全翅透明,薄若蝉翼,后翅膀为分散的玫瑰色,眼斑瞳仁上甚至会反光,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精品蝴蝶。且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后翅上那一抹妖娆的玫瑰色。

    • 银白蛱蝶


      前后翅白色带不发达,前翅可见3-4个白色小点。翅腹面银灰色。飞行较迅速,路线较规则,常活动于林缘及林内树丛中。共有锈袖型雄蝶和银白型雄蝶两种形态。成虫不访花,喜欢吸树汁。

    • 黑脉金斑蝶


      美洲最著名的蝴蝶品种之一,全球唯一的迁徙性蝴蝶,以4800km壮观的长距离年度迁徙而闻名。同时它还拥有华丽的蜕变,在变态期间,毛虫形成一个石灰绿色的蛹,上面标有金色斑点,黑色带纹和金色边缘。羽化后,成虫体型很大且极为美丽。

    • 斐豹蛱蝶


      蝴蝶园是新兴的旅游产业,它环境适应力强、易饲养、种源丰富、寄主植物易栽,且色彩艳丽,喜飞翔鲜花丛中,是常见的观赏蝴蝶与工艺品用料蝴蝶品种。是有开发价值的观赏昆虫资源,可作为蝴蝶园的观赏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