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粉蝶:别名白粉蝶_菜青虫_菜白蝶,为鳞翅目、粉蝶科、粉蝶属动物,原产于北美洲、欧洲、亚洲在内的整个北温带,分布极广,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幼虫咬食寄主叶片,2龄前仅啃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表皮,3龄后蚕食叶片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叶片全部被吃光,只残留粗叶脉和叶柄,造成绝产。易引起白菜软腐病的流行,苗期受害严重时,重则整株死亡,轻则影响包心。幼虫还可以钻入甘蓝叶内为害,不但在叶球内暴食菜心,排出的粪便还污染菜心,使蔬菜品质变坏,并引起腐烂,降低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一年中以春秋两季为害最重。
我国分布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经常成灾的害虫。已知的寄主植物有9科35种之多,嗜食十字花科植物,特别偏食厚叶片的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在缺少十字花科植物时,也取食菊科、白花菜科、金莲花科、百合科、紫草科、木犀科等植物。
体长1-2cm,翅展4-6cm。雌虫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为黑色,顶角有1个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侧有2个黑色圆斑,前后并列。后翅基部灰黑色,前缘有1个黑斑,翅展开时与前翅后方的黑斑相连接。雄虫前翅正面灰黑色部分较小,翅中下方的2个黑斑仅前面一个较明显。成虫常有雌雄二型,更有季节二型的现象,即有春型和夏型之分,春型翅面黑斑小或消失,夏型翅面黑斑显著,颜色鲜艳。
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然后再取食叶片。1-2龄幼虫有吐丝下坠习性,幼虫行动迟缓,大龄幼虫有假死性,当受惊动后可蜷缩身体坠地。幼虫老熟时爬至隐蔽处,先分泌黏液将臀足粘住固定,再吐丝将身体缠住,再化蛹。
适温20-25℃,湿度76%左右。在适宜条件下,卵期4-8天、幼虫期11-22天、蛹期约10天(越冬蛹除外)、成虫期约5天。蛹长18-21mm,纺锤形,两端尖细,中部膨大而有棱角状突起。体色随化蛹时的附着物而异,有绿色、淡褐色、灰黄色等。雄蛹仅第9腹节有1生殖孔,雌蛹第8、9节分别有1交尾孔和生殖孔。
雄虫体乳白色,雌虫略深,淡黄白色。幼虫共5龄,末龄幼虫体长28-35毫米。幼虫初孵化时灰黄色,后变青绿色,体圆筒形,中段较肥大,背部有一条不明显的断续黄色纵线,气门线黄色,每节的线上有两个黄斑。体密布细小黑色毛瘤,各体节有4-5条横皱纹。
竖立呈瓶状,高约1毫米,短径月0.4毫米。初产时淡黄色,后变为橙黄色,孵化前为淡紫灰色。卵壳表面有许多纵横列的脊纹,形成长方形的小格,卵散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