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赤隐翅虫:别名隐翅虫_影子虫_青腰虫_桔黄菲隐翅虫,为鞘翅目、隐翅虫科、菲隐翅虫属动物,原产于亚洲中部,我国主要分布于山西省。野生于农田、林间、河畔等地。1874年命名。隐翅虫科是鞘翅目中物种最丰富的一科,已知全世界有58500多个品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但我国目前对隐翅虫科物种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肉食为主,以捕食农林害虫为生,是较为重要的捕食性农林益虫。其鞘翅短而厚,长约等于宽,后翅发达,起飞时能迅速从鞘翅下展开,飞行后靠腹部和足的帮助叠好,重新藏在鞘翅下面,是非常神奇而又神秘的物种。
体长2cm左右。身体细长、两侧平行,头、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为橘黄色,形似大蚂蚁,腹节外露。带有美丽的黑色和橙色,有些像胡蜂,但外形和行为更像蚂蚁。具有一定的飞行能力。
捕食策略有积极搜索方式、坐等捕食方式、搜索活动依猎物密度而变化的混合式等三种方式。
喜潮湿环境。多野生于林间或森林地表枯枝落叶层、草原、倒伏松树的皮下宽松的空间、腐败的水果、绽放的花朵、腐烂的树木、漂流在河岸和湖泊里的植物、腐肉、脊椎动物的巢穴等地方都能见到其的身影。
幼虫无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