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短额负蝗(6)

    短额负蝗_扁担勾_中华负蝗_尖头蚱蜢_小尖头蚱蜢
  • 短额负蝗:别名扁担勾_中华负蝗_尖头蚱蜢_小尖头蚱蜢,为直翅目、锥头蝗科、负蝗属动物,原产于亚洲中国、蒙古、日本等地。我国主要分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是灌丛、草原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美人蕉、一串红、鸡冠花、菊花、海棠、木槿、禾本科等植物。一年发生2代,秋季是为害高峰期。

    我国北方地区十分常见,俗称“扁担钩”。成虫善跳跃及近距离迁飞,不能做远距离飞翔。在无风、晴朗天气下,喜在向阳处或在植株上栖息。天气炎热的中午或低温情况下,多栖息在作物根部或杂草丛中。

  • 科目分类:直翅
    生存环境:草原
    颜色分类:褐色_绿色
    居住环境:地栖
    最大体型:5cm
    性情分类:温和
    寿命年限:1年
    适宜温度:24℃±5℃
    食物饲料:植物

  • 短额负蝗形态特征 >

    体长2-5cm。身体为绿色或褐色。头部尖,向前突出,侧缘具黄色瘤状小突起。前翅绿色,超过腹部。后翅基部红色,端部淡绿色。

  • 短额负蝗生活习性 >

    以卵在土层中越冬。翌年5月至6月越冬卵孵化,7月中旬为第一代成虫羽化盛期。第二代若虫为害期主要在7月至8月,8月中旬至10月中旬第二代成虫羽化。卵多产于杂草多、向阳的沙土中,深度一般为3-5cm。11月中下旬成虫开始陆续死亡。

  • 短额负蝗饲养方法 >

    有5-6个龄期。一天中以上午蜕皮、羽化多,下午较少。阴雨、低温天气及夜间不蜕皮羽化。一天中8-10时和16-18时取食较多。阴雨及闷热天气不取食。越冬卵于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陆续孵化。孵化历期短的12-20天,最长35天以上。一天中的孵化高峰在11-15时,上午及下午其他时间孵化较少。阴雨及低温天气不孵化。若虫共5龄,特征与成虫相似,体被自绿色斑点。

  • 短额负蝗雌雄分辨 >

    雄虫体型较小。

  • 短额负蝗繁殖方式 >

    第一代成虫羽化后6-13d开始交尾,第二代成虫羽化后5-9d开始交尾。成虫有多次交尾习性。一般交尾14-25次。交尾时间较长,每次交尾达4-6小时,最长可超过10小时。第一代成虫交配后6-8天开始产卵,第二代成虫交配后4-6天开始产卵。成虫喜在高燥向阳的道边、渠埂、堤岸及杂草较多的地方产卵。每头雌虫产卵1-4块,1头雌虫产卵25-276粒,平均1161粒。卵长椭圆形,长约3.5mm,淡黄色至黄褐色。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k/duanefuhuang/


    • 其它相关主题

    • 莱卡特蝗虫

      莱卡特蝗虫


      体色极为艳丽,周身呈明亮的橙色,胸背部有鲜艳的蓝色斑纹,后翅末端带有黑色的斑纹。它艳丽时尚的造型,非常博人眼球,但这样醒目的警告色,也毫无疑问代表着它是有毒的。

    • Aak蝗虫

      Aak蝗虫


      来自印度的大型彩色蝗虫,因其若虫在被抓住时,会喷出几英寸远的乳状液体而臭名昭著。若虫黄绿色,带有细小的黑色、蓝色、绯红色斑点。成虫身上有黄绿条纹,后翅浅红色,十分漂亮,堪称惊艳。

    • 淡红尖蝗

      淡红尖蝗


      它的颜色如糖果般艳丽,甚至会让人有把它们放进嘴里的冲动。但其体内含有致命的有毒物质,是以其明亮的颜色警告猎食者。借助它体内的毒素,它可以傲慢悠闲地漫步,而无人敢惹。

    • 臭腹腺蝗

      臭腹腺蝗


      中大型蝗虫,体色艳丽,幼虫黑、白、黄三色相间,成虫黄色或绿色,以黑白红三色点缀,属于典型警戒色。因腹部第1节和第2节间有臭腺,而得名。遇到危险时,会喷出20cm高的刺鼻毒液,以击退捕食者。

    • 红蜘蛛

      红蜘蛛


      世界十大农业害虫之一,蜘蛛纲少有的害虫之一,分布广、食性杂,危害110多种植物,主要有茄科、葫芦科、豆科、百合科等多种蔬菜作物,及园艺观赏植物。体型微小,只有半毫米左右,不仔细观察,肉眼很难发现。但它却无处不在,对农业、园艺的危害十分巨大。

    • 硬蜱

      硬蜱


      人畜共患,主要以吸血为生,是臭名昭著的吸血鬼。成虫寄生于大型哺乳动物,幼虫和若虫还可寄生于鸟类。它吸血时间长,可达数天。吸血量大,饥饿时小如绿豆,饱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小的如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