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杜比亚蟑螂(6)

    杜比亚蟑螂_度比亚大蠊
  • 杜比亚蟑螂:别名度比亚大蠊,为蜚蠊目、蜚蠊科、碧蠊属动物,原产于北美洲法属圭亚那等地,野生于热带雨林,以腐殖质、植物根茎、或动物尸体为食。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杜比亚蟑螂的生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其死亡,湿度主要影响杜比亚嶂螂的蜕皮与繁殖。

    体型较大的宠物蟑螂品种,人工饲养方法和饲养蟋蟀差不多。它们平常不爱活动,跑得不快。晚上很活跃,但不能攀爬平滑表面的饲养箱,所以人工饲养并不怕它们逃跑。触角长,较灵活,能伸于头部前方,是嗅觉的器官。

  • 科目分类:蟑螂
    生存环境:灌丛
    颜色分类:黄色_棕色
    居住环境:地栖
    最大体型:5cm
    性情分类:温和
    寿命年限:3年
    适宜温度:24℃±5℃
    食物饲料:杂食

  • 杜比亚蟑螂形态特征 >

    成虫体长4-5cm,黑褐色,雄性翅长于腹部末端,触角较长,前胸背板中间有较大的半圆形褐色斑纹。

  • 杜比亚蟑螂生活习性 >

    夜行性动物,动能力较弱,不灵活,畏强光刺激。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外界的温度降低时,新陈代谢就会降低,活动量也明显减少,5℃以下就有冻死的可能。当外界温度升到35℃以上时,采食量降低,甚至不采食。

  • 杜比亚蟑螂饲养方法 >

    要有一定的饲养空间,可使用包装鸡蛋的纸皮。温度23-35℃都能正常生长繁殖。理论上湿度越高越好,因为杜比亚蟑螂生长于潮湿环境,它们脱壳较易,潮湿环境也较适合雌性繁殖。但人工饲养环境不及自然环境,湿度过高容易滋生细菌、小飞虫和发霉等,可能会导致蟑螂集体死亡。保持80%便可。什么都吃,可喂饲蟋蟀用的饲料,最好能提供一些高蛋白质的食物。每星期供应2-3次蔬果如红萝卜、橙、梨子等高水份食物。3-5个月成熟,寿命2-3年。

  • 杜比亚蟑螂雌雄分辨 >

    雄虫成体有完整翅膀,雌虫翅退化为翅鞘,残余背部两侧,所以分辨公母非常容易。

  • 杜比亚蟑螂繁殖方式 >

    胎生,不需要提供任何设备产蛋和孵化。每胎生20-30只小蟑螂,每隔1-2个月生一次。成体蟑螂一般不会吃幼体,所以并不需要把成体和幼体分开饲养。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k/dubiyazhanglang/


    • 其它相关主题

    • 黑翅土白蚁

      黑翅土白蚁


      虽被称为白蚁,但并不是蚂蚁的一种,而是与蟑螂同目,亲缘更近。能将林地中的枯枝落叶转化为有益的肥料,回归自然,再被植物吸收利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是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

    • 地鳖

      地鳖


      身体扁,棕黑色,雄虫有翅,雌性虫翅。常在老式土质住宅墙根的土内活动。是市场紧缺的中药材,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逐年扩大尤其以其质量优良而闻名遐迩。

    • 澳洲蟑螂

      澳洲蟑螂


      日行性树栖蟑螂,体中到大型,形态与颜色非常特别,且十分鲜艳,辨识度极高,美的不可思议,被称为最美丽的蟑螂。它也是宠物蟑螂爱好者所热衷追求的梦幻品种,但数量极少,很难获得。

    • 美洲蟑螂

      美洲蟑螂


      是世界分布最广、最常见、蜚蠊科体型最大的有翅蟑螂。奔跑速度排名昆虫第2,仅次于金斑虎甲。时速可达5.4km,约每秒奔跑50倍体长,相当于人类时速330km。繁殖能力极强,无雄虫时,雌虫能进行无性繁殖,一对成虫1年可繁殖几十万只。

    • 太平洋折翅蠊

      太平洋折翅蠊


      目前人类已知蜚蠊目唯一的胎生的品种,并用胃里含有牛奶蛋白结晶的物质,喂养幼虫。这种蛋白结晶中所含有的能量,是等量牛奶的3倍以上。这种类似哺乳动物的哺育行为,堪称昆虫界的另类。

    • 樱桃蟑螂

      樱桃蟑螂


      因母体成虫的颜色为成熟的樱桃红而得名。为沙漠蟑螂品种,在欧美,樱桃红蟑螂和杜比亚蟑螂都是非常受欢迎的饲料蟑螂。与蟋蟀相比,它们不会叫,不容易大批量的死亡而发出恶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