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大实蝇:别名柑蛆,为双翅目、实蝇科、果实蝇属动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中国(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湖北、台湾、陕西等省)、印度、不丹、日本、越南等地。野生于海拔230-1850m。寡食性昆虫,其寄主主要为柑桔类植物,包括柑桔属的甜橙、酸橙、柚、温州蜜桔、红桔、京桔、焦柑、槿柑、柠檬、香橼、佛手等,同时也包括金橘属金桔叫,枳属枸杞等。
全球植物检疫性的有害生物,柑橘、柚类危害最严重的病虫害之一。它每年发生一代,将卵产到果实中,卵孵化后,直接蛀食果实内部,是柑橘的毁灭性害虫,危害极大。2008年曾经引起部分民众对柑橘的恐慌。
成虫前翅上没有鬃,肩板上没有鬃中对。蛹是围蛹,呈黄褐色的椭圆形。在羽化前多呈黑褐色。
以成虫产卵于果实中进行为害,常温下,2-4天即可孵化,卵孵化为1龄幼虫之后,幼虫由果皮钻进果实内部取食,待发育到2龄幼虫、3龄老熟幼虫后,即从危害果实内钻出进入沙土内化蛹,钻入沙土约为5-10cm深,直至翌年四月气候回暖,蛹从土壤中羽化为成虫,成虫再次产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化踊,蛹再羽化,周而复始。
柑橘大实蝇通常是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蛹于第2年4月末开始羽化出土,5月是成虫羽化盛期,5月末-7月末开始产卵,6月中旬-7月中旬是产卵盛期,8-9月孵化成幼虫,出现蛀果危害。受害果9月开始脱落,幼虫随着落果到地面,钻入土壤化蛹。成虫寿命较短,只有40天左右,羽化到成熟,约20d,羽化时最佳土温是22℃,活动最佳气温为20-30℃,而交尾最佳温度是22-30℃。
雄成虫的腹部第五块腹板后方向内凹陷,雌成虫的产卵管针末端呈尖锐状。雌成虫产卵管基节较长,大约与第2-5节背板的等长。幼虫共3龄。3龄老熟幼虫形状似蛆形,体型肥大,呈乳白色至乳黄色光泽,体长约15-16mm。幼虫体节11节,它的前气门呈扇形,含排成一行的指状突30-33个。幼虫的第2、3体节与肛门有小刺带,腹面的第4-11节的有小刺梭形区。后气门,肾形,毛端部有分支,幼虫有肛叶。
4-5月,成虫羽化,羽化后约20d开始进行交尾。在5-7月交尾繁殖。6-8月产卵,孵期9月。10月-11月化蛹。卵乳白色,呈长椭圆形,长约1.5-1.6mm。卵表面平整光滑,没有花纹。其一端稍尖,而另一端较钝。卵的端部较为透明,中部略为弯曲。1只成虫产卵2-13粒,最多可产40-65粒。成虫寿命30-90d,卵期40-50d,幼虫期(1龄、2龄、3龄)66-79d。预蛹期2-2.5d,蛹期16-17d。产卵前期为30-6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