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粗仰蝽:别名水刀刀_水跳跳,为半翅目、仰蝽科、粗仰蝽属动物,原产于亚洲东部,我国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四川、贵州、台湾等地。在水深离10cm以内的水域上层活动,食量极大,5-6月生长期食量最大。但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幼虫会叮咬鱼苗、鱼卵,对渔业有一定危害,且身体强壮、适应能力强,不易杀灭,治理较为不便。杀虫剂对它基本无效,无特别有效的防治办法。杀灭可在夜间使用灯光引诱,进行捕杀。
通常腹面向上游泳,有典型的游泳足。生态环境与蚊子幼虫相同,并大量捕食蚊子幼虫,大量繁殖加以利用,能发挥其生物防治功能,是很好的灭蚊蝇天敌性益虫。可作为另类小宠物人工饲养观察,在28-31℃室温下,用容器,投喂家蚊幼虫。
体长0.5-1.5cm。雄虫体背略黑褐色,腹面土黄色。复眼发达,红色。头后缘复眼侧方略凹陷,形成8字形的触角窝,于体背方可明显看到触角,这是其它仰泳蝽种类所没有的特征。前胸背板前半部褐色,翅透明。前、中足特化,演化成适于捕捉与固定的形态。后足演化成适于游泳的足,类似于滑桨般,后足腿节端部有1枚明显的脊起,可以用作区别雌雄的特征。腹部背板褐色,腹板上有许多金黄色防水毛对称排列,腹板中央有一列无毛区。
因若虫与成虫游泳的速度较慢,因此喜栖于水草较丰的水域,且与其它小型的仰泳椿有共栖的现象。卵期约9天,1、2、3、4龄期各约5天,5龄期约8天。成虫会发声,声音频率小而短,与小仰泳椿属的种类有所差别。以若虫或成虫越冬。
肉食性昆虫,捕食蚊子、蝇类、蝶蝇、小仰泳蝽及水域中小型昆虫,对蚊子幼虫与蛹有明显的偏好。也会捕食水螳螂的卵粒。喜于水面上滑行,常将腹部末端贴于水面上。发现猎物时,头部先定位,如以发光物刺激,会立刻攻击。以其前、中足固定猎物,再以刺吸式口器猛刺猎物,分泌麻醉液后,并拖到水面下,等猎物不再挣扎死亡后,再浮出水面,慢慢的吸食体液,如猎物较小便直接在水面上捕食。刚孵化一龄幼虫对于蚊子幼虫就有良好捕食能力。
雌虫外型与颜色与雄虫相似。
雌虫将卵产于水生植物表面,卵单产,卵长圆筒型,比小仰泳蝽属的卵大,特别的是小仰泳蝽属的雌虫会将卵产于水生植物间,会有明显的不同。卵乳黄色,产下48h后,便可渐渐看到小形红色的小斑。随时间的增加后红色的斑块增大,这是复眼的发育,当卵孵化时会在复眼、口器于头部间破裂,有一定的型式,与其它种类水生半翅目的昆虫有所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