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翅蜻:别名褐斑蜻蜓,为蜻蜓目、蜻科、黄翅蜻属动物,原产于亚洲中国(广东、福建、香港、江苏、浙江、云南、台湾)、阿富汗、泰国、缅甸、印尼、印度、老挝、越南、斯里兰卡、新加坡、马来西亚、尼泊尔、菲律宾。1793年命名。有时在污水处理池会聚集超过1000只的群。它们飞行时很贴近地面,栖息在水草上。
翅透明,翅脉及翅痣红褐色,翅大部分琥珀色,翅端和后缘色淡。腹部黄褐色或红褐色,斑纹的有无及形状常因个体不同而有差异。生存适应能力很强,在受污染的水域,如排污沟渠、池塘和贮水池等地也能繁衍。
全长6-7cm。足黄褐色,具黑刺。
雄虫头部为橄榄色,眼睛上面褐色,下面蓝灰色。胸部橄榄棕色至红棕色,上面有两个红棕色的横向条纹。雌虫头部为黄白色,眼睛上面浅棕色,下面蓝灰色。胸部浅黄绿色,背部中央的有一条褐色窄条纹,另外有一条深棕色的横向条纹。腿与雄性相似。翅膀透明,没有雄性的橙色斑点,后翅黄色。腹部浅青褐色,背部中央有一个黑色的条纹。雄虫会将身体和腹部向上倾斜。
卵生。在池塘,沼泽和贮水池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