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蝶角蛉:别名,为脉翅目、蝶角蛉科、蝶角蛉属动物,原产于亚洲中部,我国东北、内蒙、陕西、山西、河北有分布。成虫多栖居于园林树木,飞行缓慢,行捕食性生活。眼睛很大且鼓出,触角长,末端膨大,呈球杆状。
因身体有鲜艳的黄斑,且形态及触角很像蝴蝶,因此得名。成虫及幼虫均为捕食性肉食昆虫,以其他昆虫为食,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当受到干扰时,会释放出一种气味强烈的类似麝香的化学物质震慑敌人。
成虫体长1.7-2.5cm。体黑色多毛,头部黑色,密生长毛,头顶及额中央的毛为灰黄色。触角基部附近的毛为黑色,额两侧光裸无。胸部黑色,腹部黑色,密生黑毛。足胫节和腿节大部为黄色,胫节末端及跗节黑色,腿节基部及转节黑色。翅长三角形。前翅大部分透明,基部1/3黄色不透明,在中脉与肘脉间有1条褐色纵脉。翅痣褐色二角形,内有横脉。翅端在褐色网状的脉间有许多透明斑,翅痣褐色。
白天或黄昏出没,捕食昆虫。
幼虫生活于树上或树下,捕食小虫,并将猎物的残骸背负在身体的棘毛上。在枯枝落叶或土壤里化蛹,形状类似蚕茧。
雄虫腹端有1内弯的夹状突。幼虫体粗壮。头大,上颚长而弯曲,内缘有齿。腹部的背面和侧面有瘤突,上生棘毛。
产卵常以数十粒卵成双行排列产于林木枝干上。卵近圆球形,卵面平滑,有精孔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