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氏红翅萤:别名红翅萤_鹿野氏黑脈萤_鹿野氏赤翅萤,为鞘翅目、萤科、黑脉萤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南部低海拔山区,栖息与河流上游清淨的溪涧环境。1968年命名。本属仅此一种,成虫于3-4月出现,为保育类稀有野生动物。
半水生萤火虫,属稀有品种。翅鞘的亚光粉红色十分特别,在昆虫界比较少见,艳丽而且漂亮。翅缝近基部黑色最宽,腹面呈黑色。雄虫会发出微弱的光但无明显的发光器,雌虫不会发光。
成虫体长1.4-1.6cm。头部及前胸背板黑色,触角锯齿状,前胸背板具侧角,翅鞘粉红色具黑色细窄的脉纹,翅缝黑色上宽下窄,各脚黑色,腹面黑色。
日行性。
幼虫白天躲藏在溪边的岩壁或石缝裡,晚上才潜入水中捕食螺、贝类,因为没有气管鳃的构造,只能利用挟带的气泡用腹侧的气孔呼吸,于水中捕食后会再回到岸上享用猎物。
雌虫腹末节外突。雄虫腹背板6节,雌虫7节。
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