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马铃薯甲虫(8)

    马铃薯甲虫_蔬菜花斑虫
  • 马铃薯甲虫:别名蔬菜花斑虫,为鞘翅目、叶甲科、瘦跗叶甲属动物,原产于北美洲落基山区,随着世界贸易,入侵至世界各地,现已广泛分布于欧美和亚洲的40多个国家,并还在进一步的扩张。传播途径主要有:1.自然传播,包括风、水流和气流携带传播,自然爬行和迁飞;2.人工传播,包括随货物、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携带传播。

    分布广、危害大,是世界著名的毁灭性检疫害虫,为害茄科植物。成虫、幼虫均贪食,常将马铃薯的叶子全部吃光,造成马铃薯减产30-50%,最严重甚至减产90%。2020年被为1类农作物病虫害。

  • 科目分类:瓢虫
    生存环境:农田
    颜色分类:黑色_黄色
    居住环境:地栖
    最大体型:1.2cm
    性情分类:危险
    寿命年限:3年
    适宜温度:24℃±5℃
    食物饲料:植物

  • 马铃薯甲虫形态特征 >

    体长0.9-1.2cm,宽0.6-0.7cm。呈卵圆形,橘黄色,头、胸部和腹面散布大小不同的黑斑,各足跗节和膝关节黑色,每鞘翅上有5个黑色纵条纹,相当艳丽。头下口式,横宽,背方稍隆起,向前胸缩入达眼处。唇基前缘几乎直,与额区有一横沟为界,上面的刻点大而稀。复眼稍呈肾形。触角11节,第1节粗而长,第2节很短,第5、5节约等长,末节呈圆锥形。

  • 马铃薯甲虫生活习性 >

    一年发生1-3代,成虫在地下越冬。越冬成虫潜伏的深度为20-60cm。幼虫孵化后开始取食。幼虫4龄,15-34天。4龄幼虫末期停止进食,大量幼虫在被害株附近入土化蛹。幼虫在深5-15cm的土中化蛹。蛹期10-24天。在欧洲和美洲,1年可发生1-3代,有时多达4代。发育1代需要30-70天。

  • 马铃薯甲虫饲养方法 >

    除马铃薯外,还为害番茄、茄子、辣椒、烟草等茄科植物,合适的条件下,密度往往急剧增长,控制不利常会爆发性失控。1对雌雄个体5年之后可产生千亿个个体。此外,它还可传播马铃薯褐斑病和环腐病等。油葵、棉花等作物也有被害报道。

  • 马铃薯甲虫雌雄分辨 >

    1、2龄幼虫暗褐色,3龄逐渐开始变成鲜黄色、粉红色或橘黄色。头黑色发亮,前胸背板骨片及胸部和腹部的气门片暗褐色或黑色。4龄幼虫的气门骨片和上侧片骨片上无明显的长刚毛。

  • 马铃薯甲虫繁殖方式 >

    4-5月,土温回升到14-15℃时,成虫出土,在植物上取食、交尾。产卵于叶子反面,与叶面多呈垂直状态,每雌产卵300-500粒。卵为长卵圆形,淡黄色至深枯黄色。卵期5-7天,幼虫期16-34天,因环境条件而异。老熟幼虫入土化蛹。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k/malingshujiachong/


    • 其它相关主题

    • 六星瓢虫

      六星瓢虫


      小型甲虫,触角短鞭状,前胸背板黑色,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白色圆形斑。翅鞘黑色,翅鞘上共有六个黄色椭圆形斑,呈上四下二分布。除了冬季外,成虫常在植物丛间觅食蚜虫,早春季节较常见,但是数量不多。

    • 大龟纹瓢虫

      大龟纹瓢虫


      台湾第二大瓢虫品种,因背部花纹形似龟纹而得名。属肉食性瓢虫,重要的农林益虫。体背橙红色,有特殊黑色斑纹。与另一种瓢虫:“龟纹瓢虫”有类似的背部斑纹,但后者体型较小。

    • 淡色金叶甲

      淡色金叶甲


      小型植食性甲虫,对农业有一定的害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颜值的确非常之高,美轮美奂。因它以薄荷科的各种植物为食,加上通体蓝色,并带有金属光泽,因而也被称为蓝色薄荷叶甲虫。

    • 螃蟹锹甲

      螃蟹锹甲


      属中小型锹甲,体型肥嘟嘟的,非常可爱。因大颚酷似蟹钳而得名,且夹人很疼。寿命较长,至少没有传说的那么短,没交配过的公虫寿命可达半年,幼虫期很短,大概只要4-5个月就出的来5+个体,关键是要挑选大个体种虫。

    • 安达佑实锹甲

      安达佑实锹甲


      属大型锹甲品种,体型宽大而威猛,身体较宽厚,体色黑色多光泽。雄虫大颚粗壮而弯曲,端部较直,具有较大的内齿。与中国大锹形态近似,但头部较为宽短。前足胫节外端有较多的刺状突起。

    • 细角大锹形虫

      细角大锹形虫


      以古代神话中的鬼神夜叉名字命名,属中小型锹甲,体色黑色。雄虫大型个体近似中小型台湾大锹形虫,但本种大颚较尖细、弯曲,且翅鞘无明显纵纹状刻点。小型个体外形细长,翅鞘与雌虫相似,刻点明显形成纵向浅沟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