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棉蚜(7)

    棉蚜_蚜虫_腻虫_棉蚜虫
  • 棉蚜:别名蚜虫_腻虫_棉蚜虫,为半翅目、蚜科、蚜属动物,原产于世界各地均有分布。1877年命名。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头部分组织吸食汁液,使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蚜虫在叶表排泄的蜜露(油腻),还会滋生霉菌。棉蚜的防治技术同其它害虫防治技术一样,必需遵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充分利用和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以增加棉田前期天敌数量入手,辅之以科学合理的化学农药的使用,达到持续控制蚜害的目的。

    世界性棉花害虫,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它吸汁植物汁液,并传播植物病毒(已知超过50种),寄主范围很广,全世界至少有700个寄主植物。受害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数减少、根系缩短、现蕾推迟、蕾铃数减少、吐絮延迟。

  • 科目分类:半翅
    生存环境:农田
    颜色分类:黄色_绿色
    居住环境:树栖
    最大体型:0.2cm
    性情分类:危险
    寿命年限:1年
    适宜温度:24℃±5℃
    食物饲料:植食

  • 棉蚜形态特征 >

    体长0.2cm以内。无翅胎生雌蚜身体有黄、青、深绿、暗绿等色。触角约为身体一半长。复眼暗红色。腹管黑青色,较短。尾片青色。有翅胎生蚜体黄色、浅绿或深绿,触角比身体短。翅透明,中脉三岔。无翅若蚜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但体较小,腹部较瘦。有翅若蚜形状同无翅若蚜,二龄出现翅芽,向两侧后方伸展,端半部灰黄色。

  • 棉蚜生活习性 >

    卵在越冬寄主过冬。早春卵孵化后先在越冬寄主上生活繁殖几代,到棉田出苗阶段产生有翅胎生雌蚜,迁飞到棉苗为害和繁殖。当被害苗棉蚜多而拥挤时,棉蚜迁飞,在棉田扩散,棉区迁飞。晚秋气温降低,棉蚜从棉花迁飞到越冬寄主交尾后产卵过冬。因为其排泄物为含糖量很高的蜜露,能吸引一种个体较小的黄蚁来取食。而这种小黄蚁为了能与棉蚜长期合作,反过来常常帮棉蚜驱赶棉蚜七星瓢虫等天敌。

  • 棉蚜饲养方法 >

    它会严重影响大多数葫芦科和茄科蔬菜作物以及叶类蔬菜,豆类、马铃薯、观赏植物、核果、油菜籽、柑橘、棉花或许多其他重要作物。寄主植物有石榴、花椒、木槿、鼠李属、棉、瓜类等。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这种形态的昆虫又叫若虫逐渐长大,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胳,这叫蜕皮。若虫一生要蜕皮5次。

  • 棉蚜雌雄分辨 >

  • 棉蚜繁殖方式 >

    卵初产时橙黄色,6天后变为漆黑色,有光泽。卵产在越冬寄主的叶芽附近。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k/mianya/


    • 其它相关主题

    • 桃蚜

      桃蚜


      广食性害虫,已知寄主达74科352种。繁殖周期短、量大,除刺吸植物体内汁液外,还可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并传播多种植物病毒。主要危害蔬菜、马铃薯、烟草、核果类果树等,是农业害处极大的常见害虫。

    • 高粱蚜

      高粱蚜


      危害大,十分常见的农业害虫,以成、若蚜聚集在高粱叶背,由下部叶片向上蔓延,刺吸汁液,并排出大量蜜露,滴落在茎叶上,油亮发光,致寄主养分大量消耗,影响光合作用。轻则叶片变红,重则叶枯,严重减产或绝收。

    • 菜蚜

      菜蚜


      主要在十字花科蔬菜叶背,或留种株的嫩梢嫩叶上为害,造成植株矮小、节间变短、弯曲,幼叶向下畸形卷缩,影响包心或结球,造成减产。留种菜受害不能正常抽薹、开花和结籽。同时传播病毒病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蚜害本身。

    • 黑尾叶蝉

      黑尾叶蝉


      会危害植物生长,是较为常见的农林害虫,部分种类更是稻作的重要害虫。取食和产卵时,刺伤寄主茎叶,破坏输导组织,受害处呈现棕褐色条斑,致植株发黄或枯死。本种为台湾常见的叶蝉中体型最大的。

    • 菱纹叶蝉

      菱纹叶蝉


      因两前翅合拢时,中部合成一个大的暗褐色菱形斑纹,而得名。它是枣疯病的重要传播媒介,成、若虫在疯病树上危害后,将枣疯病的病原纳入唾液腺体内,再危害健树时,带菌传染,从而健树发病,往往使整个枣园毁掉。

    • 大青叶蝉

      大青叶蝉


      世界广布的农业害虫,成虫和若虫为害农作物茎、叶片,刺吸汁液,造成褪色、畸形、卷缩,甚至全株枯死。此外,还传播植物病毒病。初孵若虫常喜群聚取食,在寄主叶面或嫩茎上常见10多个或20多个若虫群聚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