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步甲:别名大卫步甲,为鞘翅目、步甲科、大步甲属动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广东等省区。野生于落叶下或较浅土层。白天隐藏于木下、落叶层、树皮下、苔藓下或洞穴中。1878年命名。对于在地上活动的昆虫,以及软体动物,它是比螳螂更可怕的猎手。硕步甲是农田的重要捕食性天敌,重要的益虫。其成虫、幼虫的搏食能力强,行动敏捷,特别喜食蜗牛、鳞翅目幼虫,也取食蛴螬、蝗虫等。利用硕步甲防治农田害虫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家2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红铜色的光泽,加上背部雕刻状背纹,如同一件工艺品般精致。它是非常善跑的甲虫,无论成虫还是幼虫,皆活动敏捷,尤其是成虫,可谓昆虫的竞走健将,且它是凶猛的肉食性昆虫,所以被誉为“昆虫中的猎豹”。
体长3-4cm,宽1-1.5cm。头、前胸背板为浅紫铜色,有金属光泽。口器、触角、小盾片及虫体腹面黑色。鞘翅卵圆形,中后部最宽,侧缘有凹缺,金绿色,个别个体为浅紫铜色,有金属光泽。前胸背板略呈心形,前胸背板在中部之后销狭窄。足部细长,黑色,雄虫前足基部的4节膨大。腹部光洁,每节中线两侧有成对的刻点,腹面有毛。
有趋光性和假死现象。成虫不善飞翔,地栖性,多在地表活动,行动敏捷。通常躲藏在石块下,枯叶腐木中,黄昏出动四处狩猎。多捕食鳞翅目、双翅目昆虫及蜗牛、蛞蝓等小型软体动物。生活史比较长,一般1-2年完成1代,以成虫或幼虫过冬。幼虫有3龄,老熟幼虫在土室中化蛹。
最爱捕食蜗牛,或蝗虫等大型昆虫。人工饲养可投喂黄粉虫,还需放些苹果、香蕉等水果给其补充水分、维生素。适温26℃、湿度50-60%。低于20℃,活动能力明显减弱,高于30℃,幼虫残废率增加。幼虫需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成虫生存环境过湿,则易生螨虫。吃剩的食物要及时清理,以免滋生细菌、螨类。繁殖期要投放高蛋白昆虫,不要喂食高水分、高糖分的水果。老熟的幼虫应放于黑暗的环境中使其化蛹。初化蛹时乳白色,后为淡黄色。
雄虫体长约33mm,宽约10mm,雌虫体长约37mm,宽11mm。刚孵化幼虫体长12-17mm,老熟幼虫体长38-44mm,体躯扁平,背面及腹面均为黑色,略显蓝色光泽。中胸略长于前胸,腹部各节浙短,均略短于中胸,腹节末端有两个尾刺。胸足三对,后足略长于中足,中足略长于前足,每足前端有2个爪。
硕步甲属完全变态类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幼虫经历蛹型、蛴螬型和拟蛹几个时期。成虫将卵产在2-3cm深的土壤中,每次产卵6-10粒。卵经9天孵化为幼虫,幼虫大部分时间潜藏于浅土层中,一般在夜晚捕食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老熟幼虫在3-4cm深的土中做圆形土室化蛹,化蛹8天后羽化为成虫。卵淡黄花,长椭圆形稍弯曲。卵壳韧而软,孵化前半透明,可见里面蠕动的幼虫。从有胎盘迹象到孵化仅仅需若干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