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台湾大刀螳(7)

    台湾大刀螳_南方刀螂_台湾大螳螂
  • 台湾大刀螳:别名南方刀螂_台湾大螳螂,为螳螂目、螳螂科、大刀螳属动物,原产于亚洲中国台湾,野生于低海拔或平地树林旁草丛间。1813年命名。

    属于捕食性昆虫,喜欢捕捉活虫,通过人工反季培育,可全年任何季节欣赏,同时它也是建设小小动物园、野生昆虫园的良好素材。雌螳螂的产卵方式特别,既不产在地下,也不产在植物茎中,而是将卵产在树枝表面。

  • 科目分类:螳螂
    生存环境:灌丛
    颜色分类:褐色_绿色
    居住环境:树栖
    最大体型:12cm
    性情分类:攻击
    寿命年限:1年
    适宜温度:26℃±4℃
    食物饲料:昆虫

  • 台湾大刀螳形态特征 >

    中大型螳螂,头部倒三角形,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体呈黄褐色、灰褐色或绿色。胸部具有翅2对、足3对。前胸细长,前足为1对粗大呈镰刀状的捕捉足,并在腿节和胫节上生有钩状刺,用以捕捉害虫,故为益虫。后足的基部具有听器。

  • 台湾大刀螳生活习性 >

    求偶方式十分非常特别,雌螳螂交尾之后,常将雄螳螂吃掉。据研究有2个假说:1.雄虫神经能抑制射精,切断头部神经后,才能射精完成交尾;2.雄虫交尾后,不久后也会死亡,不如将肉体奉献给雌虫,还能给雌虫提供养份,供卵发育,确保后代基因之传递。

  • 台湾大刀螳饲养方法 >

    成虫出现于夏、秋二季。若虫蜕皮数次,发育为成虫。为不完全变态。成虫行动活泼,以蚊、蝇、蝗虫及叶蝉等昆虫为食。通过打破休眠、模拟温湿度、人工创建自然条件等方法,可实现人工反季节培育。每天光照250瓦红外线,另外加照紫外线。

  • 台湾大刀螳雌雄分辨 >

    雌性的体型、食欲、食量和捕捉能力均大于雄性,雌性有时还能吃掉雄性。

  • 台湾大刀螳繁殖方式 >

    母虫交尾后会生产一个“螵蛸”,将卵成对的藏在里面,加以保护。交尾后2天,雌性一般头朝下,从腹部先排出泡沫状物质,然后在上面顺次产卵,泡沫状物质很快凝固,形成坚硬的卵鞘。卵鞘中药称“桑螵蛸”或“螵蛸”。次年初夏,从卵鞘中孵化出数百只若虫。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k/taiwandadaotang/


    • 其它相关主题

    • 马来树枝螳螂

      马来树枝螳螂


      如果只论体长,不论重量,它都是世界上最大的螳螂,螳螂目最大物种。体态颜色如同枯树皮一样,身体扁平且细长,前腿像带有尖刺的镰刀。捕食昆虫、青蛙、鸟、小蛇等猎物。但它只吃活的生物。

    • 金属螳螂

      金属螳螂


      属肉食性昆虫。拥有金属般华丽无比的迷人光泽,如身着电镀盔甲的战士。堪称最鲜艳、最美丽、最特别的螳螂。虽成虫外表光鲜亮丽,但其低龄若虫体色呈黑色,并不惹人注目。

    • 泰国树皮螳

      泰国树皮螳


      螳螂目物种的大多是优雅缓慢的伏击猎人,但泰国树皮螳是个例外,它主要在树干上活动,可以突然间蹿得飞快,用追击的方式捕获猎物,迅猛且给力。由于它们伪装技巧高超且速度敏捷,要抓到它并不容易。

    • 中华大刀螳

      中华大刀螳


      我国最大的螳螂品种,对人工饲养环境的适应力很强,野外捕获的个体,对新环境并不认生,非常适合作为宠物饲养。捕食猎物前,会侧头凝视,竖起大刀,左摇右摆,拟态风中摇摆的树叶,十分可爱。

    • 澳洲斧螳

      澳洲斧螳


      原产地澳大利亚当地体型数一数二的大型斧螳,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较为罕见的大型品种。它色彩鲜艳、性情暴烈、特点鲜明,前足腿节内侧红色,基节内侧黑色,很容易与其他螳螂区分开来。

    • 勇斧螳螂

      勇斧螳螂


      在我国比较常见,体型较大的螳螂品种,比较适合作为宠物爬虫饲养。性情比较凶猛,捕食性较强,并常自相残杀,交配时雄虫常被雌虫取食。取食多种害虫,是农林害虫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