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鱼:别名蠹_蠹鱼_白鱼_壁鱼_璧鱼_书虫_家衣鱼_剪刀虫_燕尾虫,为缨尾目、衣鱼科、衣鱼属动物,原产于欧洲、亚洲各地均有广泛分布。我国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可随器物搬迁而传播,当书柜、书架、书箱搬运时,其中成虫、幼虫、卵可随之传播到异地。温湿度不适宜时,会向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中迁移。环境适宜时,迅速繁殖,大量增加,当密度过高时,相互争夺生存空间,甚至同类相残。天敌有地蜈蚣、蜘蛛、跳蛛、擒螨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地蜈蚣,专门捕食衣鱼。虫体可入药,味咸,性温、无毒。归经膀胱、肝经。可利尿,通淋,祛风,解毒。
室内干储物蛀虫,图书馆普遍存在的档案图书文物害虫。具负趋光性,因此常躲藏在黑暗处,昼伏夜出,动作非常迅速敏捷。主要孳生于书柜、书架、书捆、地板缝、旧书堆间隙及旧书中。
体长0.5-1cm。小至中型,在昆虫纲的系统演化中,它是一类真正的无翅昆虫。体狭长,背腹扁平,常多鳞片和毛。触角长丝状,复眼分离,口器咀嚼式,上颚有前、后2个关节突与头部相连。腹部11节,第7至第9腹节有成对刺突和泡囊,第11节具1对尾须和正中尾丝,长而多节。
每年发生1代,但在适温条件下,每代只需3个月。衣鱼的发育为半变态,幼虫到成虫要蜕皮8次,成虫期仍脱皮,多达19-58次。
对温、湿度反应敏感,适温16-30℃,湿度75-95%。在温暖的房间终年可见。温度低于4℃时不活动。成虫耐饥力强,在没有食物的条件下可存活300-319天。食谱广泛,诸如谷物、成品粮、中草药材、照片、纸张、浆糊、胶水、棉布、动物皮毛、丝绢纤维和人之皮屑等富含蛋白、糖类和微量元素的物质。寿命约2-8年。
雌虫产卵器发达。若虫外形与成虫相似,只是形体较小。
繁殖能力强,交配在夜晚进行,成虫交尾后即可产卵,卵散产于板缝、图书、档案的纸缝中。每雌产卵6-10粒,卵椭圆形,长0.8mm,白色。卵经35-40天孵化,孵化后的若虫即可取食。雌虫摄取精胞并在体内完成受精。环境温度不同,孵化时间不同。衣鱼从幼虫到成虫约需4-6个月。温度变化频繁或温度过低,幼虫发育为成虫约需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