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中华茧蜂(7)

    中华茧蜂_茧蜂
  • 中华茧蜂:别名茧蜂,为膜翅目、茧蜂科、茧蜂属动物,原产于亚洲中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台湾、福建、广东、山东。

    体型较小,雌、雄蜂相似,但是稍有不同。头、胸部赤褐色,并胸腹节暗褐色或黑色。它是我国农业害虫重要的生物防治益虫。是水稻、甘蔗害虫常见的寄生蜂,寄生于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及二点螟、甘蔗小卷蛾、条螟。

  • 科目分类:蜂类
    生存环境:农田
    颜色分类:黑色_黄色
    居住环境:树栖
    最大体型:0.4cm
    性情分类:凶猛
    寿命年限:1年
    适宜温度:24℃±5℃
    食物饲料:寄生

  • 中华茧蜂形态特征 >

    雌蜂体长3.5-4cm。头、胸部赤褐色,并胸腹节暗褐色或黑色。单眼、复眼、触角及上颚齿黑色。翅半透明带淡褐色,翅痣及翅脉黑褐色。前足赤褐色,中后足大部分黑褐色。腹部背板大部分黑色。产卵管鞘黑色。体光滑,有强光泽,具细毛。上颚与唇基间有近圆形的口窝。无后头脊,单眼正三角形排列。单眼区稍隆起,触角约与体等长。腹部近纺锤形,第1背板狭长方形,第2背板最宽,以后各节背板渐短狭。产卵器粗壮,鞘与后足胫节等长。

  • 中华茧蜂生活习性 >

    成虫多在日中羽化,上午9时至下午4时最为活泼。

  • 中华茧蜂饲养方法 >

    人工可在室内可用米蛾及大蜡螟幼虫进行饲养,寄生蜂不产卵于裸露幼虫,须放在高梁或玉米秆内才行。预蛹期3-5天,蛹期5-7天。完成1代12-13天。

  • 中华茧蜂雌雄分辨 >

    雄蜂与雌蜂相似,但头顶及额黑色,后胸背板及并胸腹节黑色,其中央有暗黄色斑。茧圆筒形,小茧长6-8mm,径2-3mm,两端平截,质地密致,常5-6个结成紧密的一条,淡黄色或淡黄褐色。

  • 中华茧蜂繁殖方式 >

    羽化后立即交配。寻找到寄主幼虫后,即以产卵管刺入茎内,先分泌毒液使寄主麻痹,然后才在其上产卵。卵产于寄主幼虫体表,除头部外位置不定,卵多群集一处,一寄主上可多至24粒,但亦有记载可达40粒,一般每头寄生幼虫上只育出5-6头蜂。卵期1天,孵化后即在体外生活,幼虫发育很快,3-4天后即已成熟,茧结在寄主尸体附近。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k/zhonghuajianfeng/


    • 其它相关主题

    • 大胡蜂

      大胡蜂


      雌蜂拥有长螫针,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被攻击动物出现过敏反应和中毒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但通常不会主动发起攻击,属于防御型的蜂类。通常用浸软的似纸浆般的木浆造巢,食取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 汗蜂

      汗蜂


      因它会被动物的汗液所吸引,故得名,它甚至还会吸食动物的泪水。但它也会像其他蜜蜂一样,以花蜜为食。它也是有毒针的蜂类,但是它蜇人的刺痛是一种相当温和的感觉,疼痛指数只有轻微的1。

    • 黑胸茧蜂

      黑胸茧蜂


      我国重要的寄生性天敌益虫,主要寄主为危害棉花的红铃虫。仅寄生三龄以上的高龄幼虫。成虫羽化后,寻找红铃虫幼虫,找到寄主后,以产卵管刺入体内,使其麻醉,然后抽出产卵管,在红铃虫体表产卵,故为体外寄生。

    • 螟黄足绒茧蜂

      螟黄足绒茧蜂


      我国重要的寄生性天敌益虫。主要以危害水稻、棉花、小麦、棉花的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劳氏粘虫、二点螟、甘蔗小卷蛾、条螟、棉铃虫幼虫为寄主。寄生方式为内寄生,体外结茧。在大螟上的最高寄生率可达86%。

    • 瓢虫茧蜂

      瓢虫茧蜂


      寄生性蜂类,主要寄主有七星瓤虫、稻红瓢虫。幼虫成熟后,钻出寄主体外,并在寄主腹下吐丝结褐色茧,并与瓤虫相连,操控瓢虫保护蜂茧。仍然活着的瓢虫伏在蜂茧上,并具攻击性,还会攻击入侵者,抵挡草蜻蛉等捕食性昆虫捕食蜂茧。

    • 红铃虫金小蜂

      红铃虫金小蜂


      重要的寄生性天敌益虫,幼虫寄生于红铃虫、棉小造桥虫、鼎点金刚钻等害虫的幼虫体内。大多数情况下,刺死红铃虫,并吸取一部分营养物,而没有产卵进去。所以它直接杀死害虫的数量,实际上超过寄生繁殖杀死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