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十大功劳:别名,为毛茛目、小檗科、十大功劳属、其他系列植物,原产于亚洲东部,中国台湾、海南、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等地。野生于海拔650-2200m的山坡林下、林缘或灌丛中。1916年命名。花可入药,味甘、性凉,根、茎入药味苦、性寒,含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等。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之功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菌有抑制作用。主治细菌性痢疾、胃肠炎、传染性肝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结膜炎、烧伤、烫伤等症。
常绿灌木,在园林绿化中,很适合点缀于假山边或岩隙中或溪边,极富野趣。叶形奇特、典雅美观,可家居盆栽,用于点缀阳台、卧室或书房,因其耐阴性能良好,可长期在室内散射光条件下养植。
植株高1-7m。叶长圆状椭圆形,具12-20对无柄小叶,最下一对小叶距叶柄基部0.5-1cm,上面暗绿色,背面淡黄绿色,叶脉微显或不显,上部节间较短。最下部小叶卵形至近圆形,其余小叶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圆形,叶缘每边具2-9刺锯齿,先端骤尖至渐尖。顶生小叶有时无柄。
暖温带植物,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不耐暑热。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性强健、耐荫、忌烈日曝晒,有一定的耐寒性,也比较抗干旱。秋末可采果实、挖根,全年可采叶,晒干或烘干备用。
播种、扦插、分株。
花期8-11月,果期11-5月。总状花序有时分枝,7-18个簇生。芽鳞阔披针形至卵形,苞片卵形,花金黄色。外萼片卵形至近圆形,中萼片椭圆形至卵形,内萼片椭圆形至长圆形。花瓣长圆形,基部具2枚腺体,先端急尖,狭锐裂。雄蕊长3-4mm,药隔稍延伸,顶端圆形或略突尖。子房,胚珠2-3。浆果卵形,蓝色或蓝黑色,被白粉,宿存花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