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

  • 暗色猪笼草(9)

    暗色猪笼草_
  • 暗色猪笼草:别名,为石竹目、猪笼草科、猪笼草属、猪笼系列植物,原产于亚洲南部,婆罗洲加里曼丹中部至沙巴西北部的特有物种,分布较为范围广泛,野生于海拔1200-2500m,偶尔也出现在海拔600m以下的低地丘陵,常出现于山脊顶部阴暗的苔藓森林,附生于高10-15m的树干上。常与两眼猪笼草、窄叶猪笼草和毛盖猪笼草同域分布。善于变色伪装,很难被发现,而落到地面的枯萎捕虫笼往往是唯一的线索。在这方面,其生态位相当于苏门答腊的邦苏猪笼草。。

    热带食虫植物,拉丁名称意为“深棕色”,特指其捕虫笼的颜色。其上位笼与下位笼的大小相似,但形态明显不同。捕虫笼内表面的腺体细小,为覆盖型。笼盖为窄三角形,边缘和末端卷曲。笼翼缩小为一对隆起。

  • 颜色分类:褐色_棕色
    茎形分类:匍匐
    叶序分类:单生
    叶形分类:筒形
    光照需求:中光
    开花季节:全年
    培育难度:较难
    适宜温度:24℃±5℃
    酸碱范围:6±.5(PH)

  • 暗色猪笼草植物特征 >

    藤本植物,茎可长达10m,叶片革质,具柄,为倒卵形至长圆形。叶基渐尖至叶柄。叶柄可长达4厘米,成槽状,外翻成一对窄翼,叶柄还包住茎周长的一半。中脉的两侧最多可有3条纵脉,但不明显。羽状脉明显,大量。笼蔓可长达5厘米。笼盖为非常窄的卵形,且其下表面的基部具一个尖状附属物。笼盖基部的后方有一条可长达10mm的笼蔓尾。植株发育中的部分通常披被着棕色的长毛,成熟大部分后脱落,只有留下部分较短的毛被。

  • 暗色猪笼草种植方法 >

    抗逆性很强,可耐受10-38℃范围,夜间温度必须在21℃以下才能健康生长。若不能提供这样的环境,则植株会生长迟缓,且捕虫笼也会发育不良。湿度65-90%。基质适合10%泥炭、30%珍珠岩、60%水苔和树皮组成的混合基质中。pH值4.5-5之间为宜。室内培育可用高压钠灯或卤素灯提供人工光照,适宜的光照强度为6400至8600勒克斯。绿色的叶片变为青铜色,而捕虫笼上斑点的颜色变深。

  • 暗色猪笼草繁殖方式 >

  • 暗色猪笼草开花形态 >

    总状花序,总花梗可长达6cm,花序轴可会超过10cm。每一个花梗带1至2朵花,无苞片。萼片为椭圆形。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l/ansezhulongcao/

    • 其它相关主题

    • 真穗猪笼草


      拉丁名称源于其穗状花序。植株的成熟部分无毛被。其下位笼与上位笼的形态相似,通常为白色至浅粉色且带红色的斑点。笼翼退化,笼盖几乎为圆形。叶片革质带柄,叶柄呈管状,几乎无叶柄翼。

    • 艾玛猪笼草


      印尼苏拉威西岛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与大猪笼草亲缘关系较近,区别在于艾玛猪笼草拥有红酒杯状的上位笼。笼蔓为红色至绿色或略带红色。下位笼的笼身可能为白色、绿色、黄色、棕色或红色,常具有红色的斑点。

    • 杏黄猪笼草


      藤本热带食虫植物,茎可长达6m,呈圆柱形。植株以莲座状生长的时间相当短,之后茎立刻发展成攀援茎生长。茎的颜色为绿色至暗红色。叶片呈椭圆形或窄倒卵形。叶片末端通常尖细。在中脉的两侧有3条明显的纵脉。

    • 无毛猪笼草


      热带食虫植物,拉丁名称意为“无毛的”。其捕虫笼色彩斑斓,黄底红斑,体型较小。上位笼为圆柱形至略漏斗形。笼翼高度发达,但缺乏翼须。笼盖具有特殊的掌状脉。

    • 裸瓶猪笼草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种群分布较广,拥有大量变种,分类一直存在着争议。名称源于希腊语,Gymnos表示赤裸的,Smphoreus表示水罐。

    • 钩唇猪笼草


      苏拉威西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拉丁名称意为“钩状的”,特指其唇内缘高度发达的唇齿。自1995年起,婆罗洲沙捞越一家公司进行人工繁殖,2001年成功繁育并上市售卖,之后价格稳定在每株50美元左右。

    • 扫码进入本网站

      关注公众号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