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泡桐:别名泡桐_华桐_白花桐_火筒木_沙桐彭_大果泡桐,为唇形目、玄参科、泡桐属、唇形系列植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中国(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越南、老挝。野生于低海拔山坡、林中、山谷及荒地,越向西南则分布越高,可达海拔2000m。1890年命名。入药味苦,性寒。根可祛风止痛,主治风湿热痹、筋骨疼痛、扭伤。果可化痰止咳,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叶、花,消肿解毒,主治疔肿疮毒、痈疽。
主干端直、冠大荫浓,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树成荫。适于庭园、公园、广场、街道作庭荫树或行道树。叶大无毛,能吸附尘烟、抗有毒气体、净化空气,适于厂矿绿化。根深、胁地小、生长快,是平原地区粮桐间作和“四旁”绿化的理想树种。
乔木,株高可达30m,树冠圆锥形,主干直,胸径可达2m,树皮灰褐色。幼枝、叶、花序各部和幼果均被黄褐色星状绒毛,但叶柄、叶片上面和花梗渐变无毛。叶片长卵状心脏形,有时为卵状心脏形,顶端长渐尖或锐尖头,其凸尖长达2cm,新枝上的叶有时2裂,下面有星毛及腺,成熟叶片下面密被绒毛,有时毛很稀疏至近无毛。
幼树生长极快,是速生树种。喜光、较耐阴,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对热量要求较高,对大气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对土壤肥力、土层厚度和疏松程度也有较高要求,在黏重的土壤上生长不良。选择土层厚度1m以上,地下水位3m以下地区种植。以“四旁”植树最佳。小于30度的山脚、山谷,只要土壤深厚、肥沃,地下水位不过高,都可选作造林地。
苗木繁育比较容易,方法很多,其中埋根育苗具有技术简便、出苗整齐、出苗快、成活率高、苗木质量好、育苗成本低等优点,是生产上使用最多的方法。2-3月都可埋根。首先按株行距定点挖穴或用竹签引眼,将种根大头向上直插于穴中,上端略低于地面1-2厘米,然后填土压实,使种根与土壤密接,再在上面盖少量虚土。为便于管理操作,也可以采用宽行距、窄株距的方式。
花期3-4月,果期7-8月。花序枝几无或仅有短侧枝,故花序狭长几成圆柱形。小聚伞花序有花3-8朵,总花梗几与花梗等长,或下部者长于花梗,上部者略短于花梗。萼倒圆锥形,花后逐渐脱毛。花冠管状漏斗形,白色仅背面稍带紫色或浅紫色,管部在基部以上不突然膨大,而逐渐向上扩大,稍稍向前曲,外面有星状毛,腹部无明显纵褶,内部密布紫色细斑块。子房有腺,有时具星毛。蒴果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果皮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