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梗扁桃:别名,为蔷薇目、蔷薇科、桃属、蔷薇系列植物,原产于亚洲中国(内蒙、宁夏)、蒙古、俄罗斯。野生于丘陵地区向阳石砾质坡地或坡麓,也见于干旱草原或荒漠草原。1789年命名。野生数量很少,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为近危物种。。
旱生灌木,耐寒,蒙古高原上的特有植物,花期早且美丽,可作为荒漠地区绿化观赏树种,也可作为水土保持树种,也是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区退耕还林的主要树种。种仁可代郁李仁人药。
灌木,株高1-2m。枝开展,具大量短枝。小枝浅褐色至暗灰褐色,幼时被短柔毛。冬芽短小,在短枝上常3个并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短枝上之叶密集簇生,一年生枝上的叶互生。叶片椭圆形、近圆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疏生短柔毛,叶边具不整齐粗锯齿。与榆叶梅近缘,但较矮小,叶片先端常不分裂,边缘具不整齐粗锯齿。核宽卵形,顶端具小突尖头。
喜光、耐寒、抗旱,喜生于干旱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的固定沙地、石砾质阳坡、山麓等地。长梗扁桃造林可在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沙漠地区造林,造林方式有植苗造林、直播造林两种。
种子繁殖。播种造林秋春两季均可,但秋夏效果好于春季,秋季播种不必进行催芽处理,春季播种需要进行催芽处理。一般采用层积催芽,即种子在入冬前把种子混拌3倍的河沙,拌入适量的水,挖坑存放,上层再覆盖一层20cm厚的湿沙,也可以在背荫处挖坑贮放。播前取出种子,筛去沙子,进行播种。播种时在整好的地上进行穴播,每穴3-5粒,覆土厚3-5cm,秋季深些,春季浅一些。播后踩实。
花期5月,果期7-8月。花单生,稍先于叶开放。花梗具短柔毛,萼筒宽钟形,无毛或微具柔毛。萼片三角状卵形,先端稍钝,有时边缘疏生浅锯齿。花瓣近圆形,有时先端微凹,粉红色。雄蕊多数,子房密被短柔毛,花柱稍长或几与雄蕊等长。果实近球形或卵球形,顶端具小尖头,成熟时暗紫红色,密被短柔毛。果肉薄而干燥,成熟时开裂,离核。核宽卵形,顶端具小突尖头,基部圆形,两侧稍扁,浅褐色,表面平滑或稍有皱纹。种仁宽卵形,棕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