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桐:别名水梨子_鸽子树_鸽子花树_中国鸽子树,为山茱萸目、蓝果树科、珙桐属、其他系列植物,原产于亚洲中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野生于海拔1500-2200m润湿的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中。1964年命名。园林中,常植于池畔、溪旁、疗养所、宾馆、展览馆附近。材质沉重,是建筑的上等用材,可制作家具和作雕刻材料。春末夏初开花,从初开到凋谢色彩多变,一树之花,次第开放,异彩纷呈,被称为为“一树奇花”。由于森林的砍,分布范围日益缩小,有被其它阔叶树种更替的危险。。
我国特有,享誉世界的名贵观赏植物,8种1级重点保护植物中的珍品,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因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又名鸽子树,是和平的象征。2008年,17棵珙桐树苗与大熊猫“团团”、“圆圆”一起,赠与台湾,是两岸人民相互扶持的见证。
落叶乔木,株高15-20m,胸径约1m。树皮深灰色或深褐色,常裂成不规则的薄片而脱落。幼枝圆柱形,当年生枝紫绿色,无毛,多年生枝深褐色或深灰色。冬芽锥形,具4-5对卵形鳞片,常成覆瓦状排列。叶纸质,互生,无托叶,常密集于幼枝顶端,阔卵形或近圆形,顶端急尖或短急尖,具微弯曲的尖头,基部心脏形或深心脏形,上面亮绿色,初被很稀疏的长柔毛,渐老时无毛,下面密被淡黄色或淡白色丝状粗毛。
珙桐多分布在深切割的山间溪沟两侧,山坡沟谷地段,山势非常陡峻,坡度约在30°以上。幼苗生长缓慢,喜阴湿环境,成年树趋于喜光。在干燥多风、日光直射之处生长不良,不耐瘠薄,不耐干旱。喜微酸土壤,pH4.5-6.0,土层较厚,多为含有大量砾石碎片的坡积物,基岩为沙岩、板岩和页岩。
自然掉落的果实自行萌发的极少。人工繁殖先必须对果实进行破碎处理。播种时,将处理好的种子按10-15cm距离放入沟中,覆土压实并浇透水。幼苗阶段需搭棚庇荫并保持苗床湿润。扦插宜用嫩枝作插穗,于5-7月进行。高压可于春季在一年生健壮枝条的基部进行。苗木移栽宜在落叶后或翌春芽苞萌动前进行。起苗时不可伤根皮和顶芽,对这长侧根、侧枝可以适当修剪,栽植时要求穴大底平,苗正根展,并灌足定根水。
花期4月,果期10月。两性花与雄花同株,由多数的雄花与1个雌花或两性花成近球形的头状花序,着生于幼枝的顶端,两性花位于花序的顶端,雄花环绕于其周围,基部具纸质、矩圆状卵形或矩圆状倒卵形花瓣状的苞片2-3枚,初淡绿色,继变为乳白色,后变为棕黄色而脱落。果实为长卵圆形核果,紫绿色具黄色斑点,外果皮很薄,中果皮肉质,内果皮骨质具沟纹,种子3-5枚。果梗粗壮,圆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