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风子:别名龙角_大枫_高根_乌壳子_大风子_大枫子_风子炭_大风子油_大枫子仁_海南麻风树,为金虎尾目、青钟麻科、大风子属、虎尾系列植物,原产于亚洲中国海南,越南也有分布。野生于海拔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其材质结构密致、坚硬而重,耐磨、耐腐,为优良名材。种子油富含副大风子酸和晁横酸,可消炎和治疗麻风病、牛皮癣、风湿病等症。我国2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树姿美观,一年有2-3次观叶期,1次观花、观果期,叶色深绿、花型奇特、红果满枝,赏心悦目。此外,其季相变化明显,色彩鲜明,用做庭院、行道树,可大大丰富园林绿化中的色彩,使城市园林景观轮廓清晰,美观自然。
常绿乔木,株高6-9m。树皮灰褐色,小枝圆柱形,无毛。叶薄革质,长圆形,先端短渐尖,有钝头,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浅波状锯齿,两面无毛,近同色,侧脉7-8对,网脉明显。叶柄无毛。
原生地年平均温度21--25℃,极端最低温2℃,年降水140-180cm,干湿季不太明显,相对湿度80-85%。土壤多为褐色棕红壤或山地红壤,在石灰岩地区也能正常生长。一般喜生于沟谷和岩石裸露的河岸阶地,居于林冠的第二层林层,天然结实率弱,更新不良,林下幼苗、幼树稀少。
成熟果实采收后,及时放入水中浸2-3天,搓去果肉,洗净晾干沙藏。种子寿命短。采集保存种子至次年3月播种,播后10天左右开始发芽,发芽率达70-80%,5月上旬出土。苗期须要遮阴,当年生苗高10-12cm,主根发达,侧根稀疏。次年留床1年,1年后苗高40cm左右,即可出圃带土定植,但仍需遮荫,扦插亦能成活。
花期春末至夏季,果期夏季至秋季。花15-20朵,呈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序梗短,无毛。萼片4,椭圆形,无毛;花瓣4,肾状卵形,边缘有睫毛,内面基部有肥厚鳞片,被长柔毛。雄花:雄蕊约12枚,花丝基部粗壮,有疏短毛,花药长圆形。雌花:退化雄蕊约15枚,子房卵状椭圆形,密生黄棕色绒毛。浆果球形,密生棕褐色茸毛,果皮革质,果梗粗壮,种子约20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