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别名鸡笼答_五足驴_红树木,为桃金娘目、红树科、红树属、桃金系列植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热带地区,包括中国(广东、海南)、澳大利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等地。野生于海浪平静、淤泥松软的浅海盐滩或海湾内的沼泽地。1827年命名。红树在淤泥冲积丰富的海湾两岸盐滩上生长茂密,常形成单种优势群落。有独特的“胎生”现象,在母树上胚珠萌芽长成棒状胚轴幼苗,胚轴保湿和不晒,可保存1个月不死亡。
是营造海岸(泥岸)防护林的主要树种。其木材质硬而重,纹理通直,结构密致,耐腐性强,能作手把柄、车轴等强度大的小件。它的燃值高,极易劈开,也是良好的薪炭材。其胚轴脱涩可供食用或作饲料。
虽为高大乔木,但在我国由于气候影响,均为小乔木或大灌木,株高高2-4m。树皮黑褐色,叶椭圆形至矩圆状椭圆形,顶端短尖或凸尖,基部阔楔形,中脉下面红色,侧脉干燥后在上面稍明显。叶柄粗壮,淡红色。
红树不堪风浪冲击,故常生于有屏障的地方,在风浪平静的海湾亦能分布至海滩最外围,与其他红树林种类构成红树群落的外围屏障。它喜生于盐分较高的泥滩。在含盐分较低的河流出口两岸的泥滩,不见有生长。红树不耐寒,要求年平均温度24℃,绝对低温不能低于4℃,年雨量140-180cm。土壤需深厚平缓海滩淤泥。
在高潮带林地捡取新鲜未发根、成熟、粗壮的胚轴,带回红树林苗圃插植。将红树胚轴插植于装有海泥的营养袋(规格18×8cm)内,插入深度为胚轴长度的40%,置于中、大潮潮水可淹没的滩地上。
花果期几乎全年。总花梗着生已落叶的叶腋,比叶柄短,有花2朵。无花梗,有杯状小苞片。花萼裂片长三角形,短尖。花瓣膜质,无毛。雄蕊约12,4枚瓣上着生,8枚萼上着生,短于花瓣。子房上部钝圆锥形,为花盘包围,花柱极不明显,柱头浅2裂。果实倒梨形,略粗糙,胚轴圆柱形,略弯曲,绿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