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竹草:别名草中之王_牧草之皇,为禾本目、禾本科、狼尾草属、禾本系列植物,原产于南美洲,我国1993年从哥伦比亚引进,长江流域及以北多地有种植。野生于海拔200-1500m的平原地区。是退耕还草、保护生态、防风固沙、提倡舍饲,既可保护生态,又可创造经济、社会效益,防止水土流失,降低污染,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使农牧民安居乐业,经济持续发展。此外,其植株蒸煮时间、漂白、细浆率等均优于麦秸,甘蔗,可制造高档纸品,还可用于制模板,用于建筑的环保装饰。
我国治理荒坡、生态建设、种草养畜的主推草。优质、高产,有草中之王、牧草之皇之称。可用于喂牛、羊等草食性牲畜和禽类,及鱼类。纤维含量26%,是甘庶的2倍,是造纸、建材的新型原料。
直立丛生草本植物,茎高3-4m,株高可达5m以上。外型及生长特点酷似似甘蔗。生长拔高有20-30个节,地表上部植株直立丛生,高大粗壮,节间较脆嫩,节实较小。节间长9-15cm,下部的节较长而上部的节相对较短,每节着生一个腋芽并由叶片包裹。
适宜热带与亚热带气候生长,喜温暖、湿润。日照时间1000h以上。适温25-35℃,低于8℃生长受抑,5℃以下停止生长,低于0℃的条件下可能冻死。年降雨量需100cm以上。对土壤要求不严,贫瘦沙滩地、沙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陡坡地以及酸性、粗沙、粘质、红壤土和轻度盐碱均能生长。以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粘质壤土最为适宜。在温度适宜和高光照强度的条件下,光合作用生产的干物质为亚热带禾本科牧草的1-2倍。
部分可开出密集圆锥花序,色呈现淡黄色,籽粒较小。茎粗可达2-3.5cm,中下部的茎节能生出气根,上部的茎能长出分枝,生长拔高有20-30个节,每节着生一个腋芽并由叶片包裹。草叶如线型,叶姿弯常披垂,叶的背面有形状如针的白色短毛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