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寄生:别名冬青_寄生子_北寄生_桑寄生_柳寄生_黄寄生_台湾槲寄生,为檀香目、檀香科、槲寄生属、其他系列植物,原产于亚洲东部,中国(除新疆、西藏、云南、广东以外的大部分省区)、俄罗斯、朝鲜、日本。野生于海拔500-2000m阔叶林。9月后,果实陆续成熟,从绿色逐渐变成红色或黄色,产生红黄相间的美丽景观,持续至11-12月份。雪后呈现红装素裹,成为落叶后不可多得的观果植物。英国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没有槲寄生就没有幸福,并传说饮用它的果汁可以预防不孕症。入药,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可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在欧洲代表希望、丰饶。
四季常青,对生叶片肥厚,十分可爱,开黄色花朵,入冬结各色浆果。以优良的特性,在一些景区形成独特景观。冰雪覆盖之际,增添了绿意,是良好的早春观叶、观果植物。因会对寄主生长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园林应用较少。
攀援灌木,匍匐生长,株高30-80cm。通常成簇生长,远观如同一个个生长在树上的鸟巢。茎、枝均圆柱状,二歧或三歧、稀多歧地分枝,节稍膨大。叶对生,稀3枚轮生,厚革质或革质,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顶端圆形或圆钝,基部渐狭,淡绿色。基出脉3-5条,叶柄短。它四季常青,开黄色花朵,入冬结出各色的浆果。寄生于榆树的果实为橙红色,寄生于杨树的果实呈淡黄色,寄生于梨树或山荆子的则呈红色或黄色。
寄生于榆、杨、柳、桦、栎、梨、李、苹果,枫杨、赤杨、椴属植物上。从寄主植物上吸取水分和无机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作为半寄生植物,却自身进行光合作用,对寄主的影响较小。经观察,并没有发现因寄生,而导致寄主死亡现象,其果实又是鸟类冬季的食物来源之一。因而,它是森林生态系统中,联系鸟类与其他木本植物的纽带,成为调节森林物种多样性的重要一环。
种子繁殖,秋冬季节结果,灰椋鸟、太平鸟、小太平鸟、棕头鸦雀等鸟类喜食。其果肉富含粘液,鸟儿在吃的过程中,会在树枝上蹭嘴巴,这样就会使果核粘在树枝上,发芽生长。有的果核被它们吞进肚子里,就会随着粪便排出来,粘在树枝上生长。这些种子并不能很快萌发,一般要经过3-5年才会萌发,长出新的小枝。
花期4-5月,果期9-11月。花序顶生或腋生于茎叉状分枝处,雄花序聚伞状,总花梗通常具花3朵,雄花花蕾时卵球形,萼片4枚,卵形。苞片阔三角形,初具细缘毛,稍后变全缘。雌花蕾时长卵球形,花托卵球形,萼片4枚,三角形,柱头乳头状。果球形,具宿存花柱,成熟时淡黄色或橙红色,果皮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