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叶榕:别名条叶榕_全缘琴叶榕,为蔷薇目、桑科、榕属、蔷薇系列植物,原产于南美洲、亚洲热带地区,我国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浙江等地。野生生于山地、旷野或灌丛林下。1862年命名。具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入药味甘、微辛、性平,可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活血通经。主风湿痹痛、黄疽、疟疾、百日咳、乳汁不通、乳痈、痛经、闭经、痈疖肿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茎干直立,分枝极少,因叶先端膨大呈提琴形而得名。其叶片厚革质,深绿色,具光泽,全缘常呈波状起伏,叶脉凹陷,节间较短,叶片密集生长,蓬勃向上,且较为耐阴,是大厅(候机厅、银行、酒店、会场)内理想的的观叶珍品。
小型灌木,株高1-2m。小枝、嫩叶幼时被白色柔毛。叶纸质,提琴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有短尖,基部圆形至宽楔形,中部缢缩,表面无毛,背面叶脉有疏毛和小瘤点,基生侧脉2,侧脉3-5对。叶柄疏被糙毛,托叶披针形,迟落。
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适温20-35℃,15℃左右休眠,5℃以上可安全越冬。对水分的要求是宁湿勿干。盆栽应选择较深的花盆,大型植株可每隔2年换盆1次,中、小型植株每年换盆1次。盛夏必须遮荫,以防叶片被灼伤,冬季则应尽量多见阳光。生长季节要保持盆土湿润,炎夏更要经常向叶面喷水,深秋初冬,刚进入休眠,使盆士应见干见湿,入冬后可稍干,但须经常冲洗叶片,保持叶面清洁。生长期每月施抠熟稀薄的饼肥水一次,休眠期停止施肥。
扦插繁殖,使用圆枝法最为适宜。选健壮、半木质化的分枝,将枝干下弯,用小刀进引环状剥皮,宽度一般为1cm左右,用水苔包着,再用塑料纸上下扎紧并保持水苔湿润。一个月左右可生根,并切离母株,另行栽植。
花期6-8月。榕果单生叶腋,鲜红色,椭圆形或球形,顶部脐状突起,基生苞片3,卵形,纤细。雄花有柄,生于榕果内壁口部,花被片4,线形,雄蕊3,稀为2,长短不一。瘿花有柄或无柄,花被片3-4,倒披针形至线形,子房近球形,花柱侧生,很短。雌花花被片3-4,椭圆形,花柱侧生,细长,柱头漏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