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肠树:别名吊灯树_扁吊瓜,为唇形目、紫葳科、吊灯树属、唇形系列植物,原产于非洲乌干达、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厄立特里亚、南非等撒哈拉以南热带草原地区。我国云南的一些植物园也有少量引进。在当地的土著部落,被视为“圣树”。因为它能够在饥荒时,提供最后的粮食,以及在医疗条件和物资落后的情况下,治疗一些疾病,并象征着亡者的替身。此外,果实可用来制造黄色颜料。外壳可用来制造碗、茶杯和各种装饰品。树皮还可以做药材。
每年花谢,果实成熟后,又粗又长,一根根的吊在树下,因酷似挂在树下的香肠而得名。它的果实无论是否成熟,味道都是甜甜的,虽可以食用,但是绝对不能生食,需烘烤或水煮后才能食用。一旦生吃误食,舌头和口腔起泡,疼痛难忍。
小型乔木,株高6-12m。香肠树的树皮很光滑,呈灰白色,树枝舒展且浓密。叶长约30cm,在树枝末梢附近形成团簇。每片叶子由7-13小叶组成,小叶呈有光泽的深绿色,长圆形。果实木质、光滑、香肠状,长30-60cm,悬垂于绳索状长柄下,可在树上挂好几个月,果肉内包裹着几颗大种子。果实平均一颗就有3-4kg,最大可达15kg以上,堪比一个大冬瓜。
国内暂时还没有个人种植的案例。
初夏开喇叭形的花。花朵呈暗色或紫色,花径约10cm,形状略不整齐或向一侧弯曲,生长于老枝,因悬挂方式便于蝙蝠(主要传粉者)采蜜。花在傍晚时才开放,并释放老鼠那样的气味,吸引蝙蝠。花凌晨时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