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蕉:别名兰屿竹芋,为姜目、竹芋科、竹叶蕉属、姜目系列植物,原产于亚洲南部,我国分布于广东、云南、台湾。野生于密林阴湿处或山沟竹林边。可取茎干编制篮子、筛子等器具。茎及块根可入药,味淡、性凉,归肺经,可清热解毒、止咳定喘,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哮喘,肺结核。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林下阴湿地,株高可达3m,有块状地下根茎,茎直立,善分枝。叶阔卵形,先端尖,全缘。夏至秋季开花,圆锥花序顶生,花冠白色。茎叶翠绿,性耐阴。适于庭园荫蔽处丛植美化或盆栽。
株高1.5-3m。茎具纤细分枝。叶片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圆或钝,沿叶背中脉被长柔毛。叶柄长1-2cm,全部增厚成叶枕,初被长柔毛,圆柱形。叶鞘长达15cm。
性喜高温高湿,生长适温为23-32℃。栽培土质以湿润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排水需良好。半日照之下叶色青翠美观。春至夏季施肥2-3次。植株老化随时剪除,每年春季强剪1次,促使茎叶新生。
用分株法,春至夏季为适期。
圆锥花序纤细,通常基部分枝。苞片9-11枚,花后脱落,披针形至倒卵形。花梗果时增粗,萼片白色,无毛。花冠管裂片线形。硬革质的退化雄蕊长1.5cm,淡黄色,通常微凹。兜状的退化雄蕊具椭圆形侧裂片,发育雄蕊长8mm,有一狭三角形、略长于花药室的附属体。浆果干燥,不裂,污白色,内有海绵质的瓤。种子褐色,圆或扁平,皱褶,有槽。